文|避寒
编辑|避寒
一个父亲,面对两个孩子,一个是亲生女儿,送出国门读书,如今46岁单身;一个是收养的儿子,送去学杂技,现在成家立业。
你说这命运,到底是谁在做主?姜昆今年75岁了,每次过年最怕的就是亲戚问:"姜珊什么时候结婚?"这个问题像一根刺扎在老两口心里。
1968年6月15日,北京开往黑龙江的列车。
18岁的姜昆挤在闷热的车厢里,窗外的景色一点点后退,他身边坐着的是去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的十人小队。队伍里有个女孩,叫李静民,比姜昆小一岁,北京人。
李静民会跳芭蕾,会唱歌,还能演话剧,到了兵团,她很快成了宣传队的骨干。每次演出台下的战士都看得入神,姜昆也在人群里,只是他不敢多看,因为兵团有规定,男女不许谈恋爱。
两个人就这么暗暗较劲。你排练节目,我也跟着练;你写宣传稿,我也琢磨怎么说得更有趣。
北大荒的冬天冷得要命,零下三四十度,呵气成冰,晚上睡在土炕上,被子薄得透风,李静民的手冻裂了口子,姜昆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1977年元旦,两个人终于等到机会,他们去兵团政治部登记结婚。姜昆的父亲一大早去菜市场,专挑便宜的买,回来亲自下厨做了两桌菜,整场婚礼花了140块钱。
婚房更简陋,5.4平米,两条长板凳搭起一张床,门框上挂着一块旧毯子挡风。姜昆的工资28块,李静民32块,两个人加起来刚够吃饭。
李静民从来不抱怨,她说从小家里穷习惯了,姜昆心里明白,这个女人是真心跟着自己过日子。
婚后两年,1979年女儿姜珊出生,姜昆的相声事业开始起步,演出越来越多,回家的时间越来越少,李静民二话不说,辞了工作,在家带孩子。
有人问她后不后悔,李静民笑着说:"嫁给姜昆,是我这辈子最大的幸福。"
这话不是说给外人听的,她是真这么想的。
姜珊4岁那年能完整地弹一首钢琴曲,李静民发现女儿有天赋,就请老师来家里教。姜昆忙着演出,对女儿的事不太上心,只是偶尔回家,看到女儿弹琴,会夸两句。
1990年姜珊11岁,有一天她瞒着父母偷偷报名参加北京市中学生艺术节。比赛那天,她唱了首《春天颂歌》,清亮的嗓音震住了评委,冠军,通俗歌曲组第一名。
姜昆知道这事时,女儿已经拿着奖杯回家了,他看着女儿兴奋的样子,心里五味杂陈。
1992年央视元旦晚会,姜珊和歌手章鹏合唱《祝福明天》。13岁的小姑娘,站在全国观众面前,一点不怯场。后来又和台湾歌手张雨生同台唱《我的未来不是梦》,一炮而红。
1993年姜珊14岁出了两张专辑,《歌坛童星——姜珊》和《梦中的秋千》,销量几十万张,那时候能卖这个数,已经是顶流童星了。
广告商找上门,演出邀约排到半年后,姜珊觉得自己的明星梦近在眼前。
姜昆慌了。
他看到女儿的成绩单,数学不及格,语文也就刚过线,老师打电话来,说孩子整天想着演出,上课根本不听讲。
姜昆把女儿叫到跟前:"你想当明星,还是想好好读书?"
姜珊说:"我想唱歌。"
姜昆没说话,转身打电话把女儿接下来的所有演出都推了,音乐制作公司来谈专辑,他客客气气地送走。有一次姜珊要去石家庄演出,背起包就往外走,姜昆拦住她,把她锁在房间里。
姜珊哭了一整夜。
1994年姜昆和李静民商量后,把女儿送去了澳大利亚读书,姜珊不愿意去,在机场闹,说自己不去。李静民抱着女儿,眼泪掉下来说:"听爸爸的话去读书,以后回来还能唱歌。"
这一去,就是十年。
李静民每年陪读半年,1995年3月姜昆去澳大利亚看女儿,姜珊看都不看他一眼,只跟母亲说话。姜昆主动凑过去:"孩子,你误解爸爸了,爸爸不是不让你唱歌,是想让你先把书读好。"
姜珊扭过头,不说话。
1997年姜珊高中毕业,成绩全是A,拿了奖学金,她考上美国洛杉矶一所名校,主修电影制作。
2001年姜珊大学毕业,在洛杉矶一家文化公司做影视创意。2004年,她辞职回国,在北京开了家影视公司。
姜昆以为女儿会重新开始唱歌。
姜珊说:"爸,我不想唱了。"
那个14岁的童星梦,已经碎了。
1998年姜昆48岁。
那年中秋节,他去一家孤儿院慰问,院子里有个小男孩,四岁,瘦瘦小小的站在角落里不说话。姜昆走过去,男孩突然喊了声:"爸爸。"
姜昆愣住了。
院长说这孩子叫谢潭,出生五天就被扔在孤儿院门口,一直没人领养,身体还不好,经常生病。
姜昆看着孩子,心软了,他当场决定收养这个孩子。
办完手续,姜昆给孩子改名姜河,带回了家。
李静民那时在美国陪女儿读书,她接到电话,说家里多了个孩子,整个人都懵了,她连夜买机票回国。
一进门看到一个小男孩在客厅玩,李静民问:"你叫什么名字?"
男孩说:"姜河。"
"你是谁家的孩子?"
"我是姜昆的儿子!"
李静民差点晕过去,外面已经传开了,说这孩子是姜昆的私生子,时间算得上,正好是李静民出国那段时间。
姜昆拿出收养证,李静民才信,信是信了,气还在,她对姜河爱答不理,女儿姜珊更是直接骂弟弟。
姜河哭着说:"妈妈,别怪爸爸了,我回孤儿院就是了。"
李静民听到这话,心一下子软了。
这孩子太懂事了,他每天主动干活,扫地、擦桌子、吃饭从不挑食,见到李静民就喊"妈妈",声音又软又甜。
几个月后,,李静民彻底接纳了姜河。
姜河上学后坐不住,成绩一塌糊涂,老师三天两头找家长,姜昆愁得睡不着觉。
有一天,,牛群来家里做客,看到姜河从楼梯上滑下来,动作灵活得像只猴子,牛群笑着说:"这孩子不去学杂技可惜了。"
姜昆一拍大腿,对啊!
2000年姜昆把姜河送到沈阳民族艺术学校学杂技,开学那天姜昆忙前忙后帮儿子办手续,搬行李,李静民带着针线,给儿子缝被套。
几个月后,姜河打电话回来哭:"爸学杂技太苦了,我身上到处是伤,我想回家。"
姜昆在电话里说:"儿子,爸爸当年学相声,每天早上四五点起床练功,被师父打骂是家常便饭,你现在吃的苦,爸爸都吃过。"
姜河听完,不哭了,几年后姜河考进广州军区战士杂技团,成了专业演员。
2007年姜河对姜昆说:"爸,我想找找我的亲生父母。"
姜昆听了心里难受,但他说:"好,爸爸帮你找。"
他发寻人启事,托朋友打听,动用了所有关系,陆续有人来认亲,做DNA鉴定,都不是。
最后姜河说:"爸,不找了,您和妈妈就是我的父母。"
姜昆现在75岁了。
女儿姜珊46岁,开着自己的影视公司,生活平静一个人,她零片酬演过两部电影,《怪兽通缉令》和《老大别怕》,后者还拿了休斯敦国际电影节的白金雷米奖。
养子姜河现在30多岁,成家了,有了孩子,每年过节都带着一家人回北京看望姜昆夫妇。
有人说姜昆偏心,对养子比对女儿好。
这话不对。
姜昆当年送女儿出国,是怕她太早成名,根基不稳,将来摔得更惨,他见过太多童星长大后泯然众人的例子,他想给女儿最好的教育,让她有更多选择。
可他没想到,这个决定让女儿错过了最好的时机。
2006年,相声界起了争议,姜珊被卷进舆论漩涡。网上有人说她的闲话,虽然都是无中生有,但已经够她受的了,从那以后姜珊的感情路就很难走,有人追她,一查背景听到风言风语就退了。
姜昆和李静民心里愧疚。
每次过年,看到别人家儿女成双,他们就想,女儿要是当年没出国,是不是会不一样?
姜河的命运,恰恰相反。他被姜昆收养,学了一门手艺,在杂技团有了稳定工作,后来成家立业。他常说:"没有爸爸,就没有我的今天。"
两个孩子,一个是亲生的,一个是收养的。一个因为父亲的保护失去了机会,一个因为父亲的收养改变了命运。
父母的每一个决定,都带着善意,可善意能不能变成好结果,谁也说不准。
姜昆有时候会想,如果当年让女儿继续唱歌,现在会怎样?是像杨澜那样成功,还是像某些童星一样早早消失?
他不知道。
他只知道,女儿到现在还是一个人,这是他心里最大的遗憾。
李静民说:"女儿有自己的想法,咱们别催了。"
姜昆点点头,不说话。
他有时候会幻想,某一天女儿突然带个男朋友回家说:"爸妈,我要结婚了。"
那一天,他会高兴得睡不着觉。
参考资料:
《姜昆全家福罕见曝光,42岁女儿长相酷似老爸,留学回国创业开公司》,凤凰网娱乐
《回顾姜昆:25年前收养6岁孤儿,成年后被骂白眼狼,如今让他骄傲》,网易新闻,2024年4月
更新时间:2025-10-0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