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脸了?2015年专家预测:一旦开放二胎,中国新生人口将会激增

编辑|朝暮古今

2015年,国家全面开放二胎鼓励生育,这时候专家们就纷纷预测,未来人口将迎来罕见的飙升趋势。

可如今十年过去了,专家的预测却错到离谱,毕竟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来看,在2024年全年出生人口仅为954万人,而死亡人口更是达到了1093万人。

那么,专家为何会预测错?现在的年轻人为什么不愿意生孩子了?

2014年,人口学家翟振武教授在《人口研究》上发表论文预测,他认为中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后,出生率会迅速反弹,官方测算也认为约 9000 万符合条件的家庭会释放巨大的生育潜力。

在翟振武看来,根据 2014 年的数据,测算符合二孩政策的目标人群约 9101 万,其中 40 岁及以上妇女占近半数。

也就是说,大部分都符合生二胎的标准。

所以他认为,短期内出生人口会急剧增加,峰值可能达到 4995 万,平均每个女性一生能生四五个左右。

长期来看,人口总量将在 2028 年达到 14.5 亿左右,比不放开政策多出近 4000 万人。

而且官方也认为,预计短期内出生人口显著增加,新增二孩主要集中在城镇。

然而现实情况却狠狠地打了他一巴掌。

016 年出生人口 1786 万,2017 年 1723 万,随后持续下降,2022 年降至 956 万,2023 年进一步降至 902 万。

可以看得出来,数据每年下降,完全低于翟振武预期的数据。

虽然40 岁以上妇女占目标人群近半数,但实际上她们很多人都不愿意生孩子。

主要原因还是,虽然社会发展了,但是负担却越来越重,比如说根据数据了解,目前如果家里有个小孩,那家庭收入的40%都要用于育儿。

奶粉、尿布、看病、早教…… 随便算算,一个孩子从出生到 3 岁,每年至少得花 2-3 万元。

要是在大城市,光请个育儿嫂每月就得 8000 多块,比普通白领工资还高。

尤其是一线城市,上海 0-3 岁婴幼儿年均支出达 9.6 万元,虽然有国家补贴,但还是杯水车薪。

而且教育方面十分内卷,北京、上海家庭年均教育支出占收入 30%-50%,几乎每个孩子都要上课外辅导班,还有学区房的存在,更是让人不堪重负。

北京上海的家长一年花在教育上的钱能顶小城市一套房的首付。

因为家里需要多一个孩子,所以只能选择购买大房子,不然根本住不开。

但是大多数家庭,根本就买不起...

再加上现在老龄化严重,这就导致一对夫妻,不仅要育儿,还要养老,有的还要还房贷、车贷,这样的日子,真是一眼望不到头。

还有很多女性生完孩子后,要么被调岗降薪,要么被迫辞职。

数据显示,女性生育后平均收入下降 34.3%,42.9% 的人收入直接腰斩。

职场上 “已婚已育优先” 的潜规则,让未婚未育的女性找工作都难。

即便生了孩子,夫妻二人因为忙于工作,根本没办法照看,有父母帮衬着也不太放心,找一个合适的育儿嫂,比登天还难。

很多家长凌晨 5 点就得排队抢托班名额,抢不到就只能辞职自己带。

现在年轻人和父母分开住的多,就算老人愿意帮忙,身体也吃不消。

生了孩子后,妈妈们每天平均只睡 5 小时,还要应对孩子生病、早教、接送等各种问题。

爸爸们参与度又低,“丧偶式育儿” 让妈妈们身心俱疲。

南通调查显示,45-49 岁高龄产妇中,38% 产后抑郁,主要就是因为没人搭把手。

好的育儿嫂月薪轻松过万,还供不应求。

很多家庭只能咬牙请,结果发现一个月工资一大半都给了保姆,自己过得比生孩子前还穷。

而且现在 90 后、00 后平均初婚年龄都快 30 岁了,很多人觉得 “一个人过得挺好,干嘛要给自己找罪受”。

丁克家庭比例从 2010 年的 1.3% 涨到 2025 年的 8.7%,越来越多人选择不生孩子。

以前讲究 “多子多福”,现在家长更愿意把钱花在一个孩子身上。

比如北京家长给孩子报兴趣班,一年至少花 5 万,生二胎就意味着要双倍投入,很多人直接放弃。

现在女性学历高、工作好,生孩子可能会影响晋升。比如 IT 行业,女性一旦怀孕,很可能被边缘化,导致职业发展停滞。

还有二孩家庭中,大宝和二宝年龄差超过 8 岁的占 35%,教育理念冲突特别大。

比如 70 后妈妈主张 “打是亲骂是爱”,00 后大宝却要求 “平等沟通”,家里经常鸡飞狗跳。

面对这种现状,我国还是有着不少措施的。

从 2025 年起,全国统一给每个 3 岁以下宝宝每年发 3600 元(每月 300 元),不管是一孩、二孩还是三孩都能领,一直发到孩子满 3 岁。

比如上海家庭,每月 300 元能买两罐奶粉;农村家庭可能够付半年的疫苗费用。

在湖北天门,生二孩直接给 9.63 万元,生三孩给 16.51 万元!

浙江、江苏地区,则是在国家 3600 元基础上,二孩家庭每月再补 500 元,三孩补 800 元,相当于每月多拿 1000 多元 “奶粉钱”。

在内蒙古呼和浩特,一孩生下来直接给 1 万元,二孩 5 万元,三孩 10 万元,生得越多奖励越高。

除了这些,有些地区则是在婚假产假上下手。

山西、甘肃等地,婚假从 3 天直接延长到 30 天!相当于放了一个月假,足够回老家办婚礼、度蜜月。

在西藏,生三孩的妈妈可以休一整年产假,在高原地区工作的甚至能休一年半,工资照发。

湖北宜昌,鼓励企业让妈妈们休满一年产假,配偶也能有 30 天护理假,目前已有 20 多家国企和政府单位带头执行。

所以说,现在年轻人不是不想生孩子,而是被现实逼得 “不敢生”。

要改变现状,光放开政策没用,还得让养孩子的成本降下来、托育服务多起来、职场对女性更友好些。

只有让生孩子不再意味着 “丢工作、变穷、累到崩溃”,生育率才可能真正回升。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7

标签:育儿   中国   新生   人口   孩子   家庭   女性   数据   产假   上海   妈妈   奶粉   平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