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万滚到50万!男子以贷养贷为游戏冲榜,妻子:房没买,孩子没上幼儿园...

“房没买成,孩子连幼儿园都上不了!”赵女士把双方父母凑的 30 万首付存进银行卡时,还在规划孩子放学的接送路线。

可银行贷款面签当天,信贷中介的一句话,瞬间让她跌入了绝望的深渊:你丈夫的征信上,还有 50 万网贷逾期未还。

直到赵女士翻出丈夫手机里的充值记录,她才发现,那个每天说自己 “加班赚钱” 的男人,在虚拟世界里花钱如流水,还偷偷走上了以贷养贷的不归路。

到底是什么游戏,让赵女士的丈夫如此沉迷其中?这 50 万,又是怎么从最初的小额贷款,越滚越多的呢?

根据“红星新闻”的报道,2023年8月,陶先生在一次玩手机时无意中下载了《寻道大千》。

这是一款典型的氪金类手游,用户可通过购买礼包、升级道具等方式快速提升角色实力。礼包价格从3元到1998元不等,充值越多,角色越强。

陶先生起初只是尝鲜,但随着账号逐步登顶区服排行榜前列,他逐渐沉迷于虚拟世界中的成就感。

为了维持排名,他不断加大充值力度。没钱时,他便开始申请网络贷款。最初,他借款20万元用于游戏充值,但随着还款压力增大,他不得不通过新贷款偿还旧贷款,进入以贷养贷的恶性循环。

陶先生表示,他已经累计在游戏中充值了37万元。面对每月高达2万元的还款压力,他不得不向朋友、同事借钱填窟窿。

最终,他将游戏账号以1.2万元的价格出售,但远不足以抵消欠款。目前,他的部分贷款已逾期数月,面临催收短信和电话的持续骚扰。

赵女士原本是一位全职妈妈,家庭经济长期由陶先生一人支撑。两人计划在苏州贷款购房,孩子也即将进入幼儿园阶段。

首付款已由双方父母筹集完成,但贷款申请因陶先生信用问题被拒,购房计划被迫搁置。

赵女士表示,直到贷款被拒她才得知丈夫负债累累,更无法接受的是,这些债务全部源于游戏充值。“我以为他是为家里做打算,原来他一直在玩游戏、借钱,还不上了才告诉我。”

她曾尝试联系游戏公司申请退款,但被客服明确告知:“充值一旦成功,相关数据已生成,无法退还。”游戏用户协议中也写明,除非法律另有规定,所有已支付费用不予退还。

江苏某律师事务所的一名律师表示,陶先生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其行为属于与游戏公司签订服务合同,法律上属于有效经济行为。

这些贷款虽数额巨大,但因其用途未用于夫妻共同生活,且赵女士对此并不知情,按照现行法律,这部分债务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应由陶先生个人承担。

此外,律师也提醒公众,网贷合同中需注意利息约定。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合法利息上限为央行同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4倍,超出部分不受法律保护。

相比于经济损失,陶先生的行为在心理层面也引发了关注。一位心理专家分析认为,陶先生的行为符合“成瘾行为”特征,是对现实压力的非理性对冲。

“他在现实中可能缺乏足够的成就感与认同感,而在游戏中,通过氪金能快速获得排名与胜利。这种即时回报形成了心理依赖。”

这位心理专家表示,这类行为往往出现在生活压力较大的成年人群体中,尤其是经济与职业发展受限者,更易将虚拟世界作为“心理治疗”的出口。

但事实是,这种方式并不能真正缓解压力,反而会造成更深层的焦虑与经济困境。“用非正常方式缓解压力,本质上是饮鸩止渴。”

这件事在社交平台上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不少网友觉得,成年人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贷款给手游充钱,还拆东墙补西墙,不仅把自己的征信搞坏了,还让家人失望,孩子上学也受了牵连。

也有人表示,手游的诱导消费手段太坑人,各种冲榜活动、充值弹窗不断出现,很容易让人头脑一热,忍不住花钱。

还有网友认为,这件事的根源是家庭沟通不够,要是赵女士能早点发现丈夫花钱不对劲,及时制止,也不会造成这么大的损失。

现在,赵女士一家还在为还网贷的事情发愁,至于这件事以后会怎么发展,网友们也在持续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28

标签:游戏   幼儿园   妻子   男子   孩子   贷款   女士   丈夫   压力   债务   网友   经济   礼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