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在白宫拍桌子摔文件那天,日本代表赤泽亮正低头盯着地板数了数——谈判桌上美国人提了27项要求,从汽车关税到半导体供应链,从驻日美军账单到台海立场,每一条都写着“美国优先”。
这场号称要“重塑国际贸易秩序”的关税谈判,开场10分钟就演变成单方面勒索,连现场美方工作人员都尴尬得直搓手。
特朗普这次算是把"杀熟"玩砸了。 原计划拿日本当软柿子捏,毕竟驻日美军基地的炮弹都指着东京呢。 没想到日本经济大臣赤泽亮正来了一手"扮猪吃老虎",表面穿睡衣装孙子,谈判桌上却寸步不让。
美国要求日本开放农产品市场,日方直接甩出数据:中国每天从巴西买走20万吨大豆,比去年暴增300%。 这招釜底抽薪让美国农业州集体破防——自家大豆还堆在港口发霉。
日本在谈判中展现出了强硬立场。日本首相石破茂明确表示不会为了快速达成协议而做出重大让步,尤其是在汽车关税和农产品市场开放问题上。
日本政府担心,若接受美国的条件,可能导致汽车产业每年损失240亿美元,农业就业岗位减少12万个。此外,日本对美国将驻日美军费用分摊问题与贸易谈判捆绑表示强烈不满,认为这超出了经济议题范畴。
然而,日本是特朗普能否在关税问题上压服中国以外国家的“试金石”,而不断增加的迹象显示出日本根本不打算接受关税,这拉响了特朗普面临全线重挫的警报。
日本首相石破茂周一在议会表示:如果日本放弃一切,我们将无法确保我们的国家利益。这是日美第一轮谈判之后石破茂的最新强硬表态,与他谈判前“日本不会做重大让步”的表态一脉相承。
在日本民间,许多民众对日本当下对待美国的态度颇有不满。尤其是美国的关税政令,此等政策显然极为不平等。在此情形下,若美国单方面对日本加征关税,而日本不予以反击,那么在后续谈判中,日本将持续处于劣势地位。
此前日本和美国已经有了一轮谈判,但是就从这个角度来看,很显然双方都不满意。美国贪得无厌的行为,中国早就已经看透,此前就给过警告,对于像美国这样的霸凌行为是不能容忍的。
谈判初期,石破茂表示,日美在贸易、国家安全等问题的合作中,日本希望寻求共同点。他明确反对向美实施报复性关税措施,认为这不符合日本利益。
现在美国想和日本谈出什么协议是不太现实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美国和中国还没打出个所以然来。对日本而言,最理性的策略就是看中国的行动,毕竟就凭它自己的实力,肯定不会达成一个比中国那份更好的协议,不如等着到时候照抄。
而且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也是目前美国难以达成协议的重要原因,那就是当前的美国并没有国家信誉。朝令夕改,完全不着调!
美日之间的关税谈判谈崩了,这让美国单边主义的企图彻底暴露出来。美国不仅想让日本对美贸易实现零逆差,还另有图谋,企图逼迫日本停止与中国在高科技领域的合作。
更过分的是,美国甚至想让日本企业把半导体工厂搬回美国。
此外,美国总统特朗普还临时提高要价,要求日本承担所有驻日美军的费用,这些苛刻的条件让谈判气氛变得十分紧张。
美国不断施压,日本起初选择退让。
然而,美国并未停止进逼,反而变本加厉。
在此背景下,日本首相石破茂发表了强硬声明,这意味着日本不再沉默,正式站出来反对美国的霸道行为。日本开始采取实际行动,维护自身利益,抵制美国的不合理要求。
日本似乎想和美国较量一下,它有哪些底气呢?首先是钱,日本开始卖美国国债。
作为持有美国国债最多的国家之一,日本一下子卖掉50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这让华尔街非常震惊,仿佛一颗金融炸弹。
这就像抓住了美国的弱点,毕竟日本手里还有1.1万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如果大量抛售,美元的地位都会受到威胁。
另外,日本还在外交上采取了一系列行动。
日本官员刚离开白宫,日本外务省就宣布重启中日韩自贸区谈判,还借福岛海鲜解禁向中国示好。这举动仿佛在告诉美国,没了美国帮忙,日本也能靠中国市场活下去。
更让人玩味的是,日本对美国科技巨头下手了,谷歌成了第一个被日本反垄断机构处罚的美国公司。虽然日本官方否认这是报复美国的关税政策,但明眼人都看得出,这带有警告意味。
这系列操作表明,日本正在尝试减少对美国的依赖,寻求更多元的经济发展道路。
美日贸易摩擦的背后,总能看到中国的身影。美国想在芯片产业上孤立中国,但中国的中芯国际成功量产7纳米芯片,华为Mate60手机也搭载了麒麟9100芯片重返市场,美国的计划彻底落空。
这些技术突破让日本汽车企业非常为难。继续跟随美国,就意味着要放弃每年在中国600万辆的巨大市场。如果选择和中国合作,就能抓住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机会。
这让日本车企不得不认真权衡,如何在市场利益和政治立场之间做出选择。未来的发展方向,对它们来说至关重要。
美日关系出现不和谐,影响了全球经济的稳定。跨国公司纷纷调整布局,比官方表态更有力地说明了问题。
特斯拉上海工厂扩大生产,大众汽车把电动车研发中心搬到长春,三星也在考虑将芯片封装厂搬到西安。
这些商业巨头的选择,反映出全球产业链正在发生变化,各国货币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金融市场暗藏风险。
日本央行可能在秘密地把持有的美元换成黄金,这暗示他们可能对美元的长期价值有所担忧。中国也在积极推动和东南亚国家使用人民币等本国货币进行贸易结算,不再完全依赖美元。
印度也开始使用卢比购买俄罗斯的石油,这些迹象都表明,大家对美元作为全球主要储备货币的地位,可能正在重新评估,美元的霸主地位也许没有以前那么稳固了。
种种迹象显示,美元在全球经济中的影响力或许正在减弱。
总结下来,此次日本政府的应对策略就是六个字——不妥协也不对抗,一方面表态不会报复,避免激起特朗普的打压心思,另一方面坚持维护自身利益不动摇,态度还很友好。
这种“软钉子”战术既守住底线,又为后续谈判留出余地,这也是中小国家在大国博弈中的生存智慧。虽无法彻底解决矛盾,却为日本赢得了喘息空间。
信源:齐鲁热点
链接: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30185103936085785&wfr=spider&for=pc
更新时间:2025-04-2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