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价“跳水”不止?班轮公司釜底抽薪,大砍航次!

为阻止现货运价持续下滑,各大班轮公司正加速取消10月黄金周期间的航次。目前主要贸易航线运价普遍走弱,可能跌至亏损水平。此举被视为最后的努力。

图源:OOCL

在最初对停航持观望态度后,班轮公司现已宣布额外的运力削减措施,以应对中国国庆节的八天假期。根据航运分析机构Sea-Intelligence的数据,9月29日起的四周内,全球停航规模目前已基本与历史阈值一致。其中,亚洲-北美西海岸航线运力将减少13.6%,亚洲-北美东海岸减少14.4%,亚洲-北欧减少17%,亚洲-地中海贸易航线减少16.7%。

在跨太平洋航线运价近期经历剧烈下挫后,班轮公司普遍增加了停航班次以应对市场波动。据普氏能源资讯数据显示,截至9月22日,亚洲-美国西海岸航线运价周内暴跌20%至每40英尺集装箱1400美元;亚洲-美国东海岸航线运价同步下跌9%,收于2500美元/FEU。

在亚欧航线,亚洲-北欧运价周环比下降8%至1400美元/FEU,正逐步逼近约21个月前红海商船遇袭事件前的水平;普氏数据同时显示,截至9月22日当周,亚洲-地中海航线运价下跌6%至1800美元/FEU。

需求疲软与运力过剩已导致各大航运指数中的现货运价全面下跌。运价基准平台Xeneta首席分析师Peter Sand指出,现货市场“正开始侵蚀班轮公司利润”,运价水平正迅速逼近盈亏平衡点。他表示:“当前运价仅比红海危机前——即船公司普遍亏损的时期——高出5%至10%,这已是班轮公司的盈亏底线。”

“尽管目前运价仍明显高于2023年10月创下的九年低点,但现货运价很可能持续下滑至12月底,直至春节前的出货高峰让船公司再次获得提价空间。”

全球银行汇丰的董事总经理兼全球运输与物流研究主管Parash Jain表示,除非出现拥堵相关的冲击,否则运价环境将继续走弱。

摩根大通(JP Morgan)的分析师在其最新报告中指出,上周同样大幅下挫的上海集装箱出口运价指数(SCFI)已跌至行业亏损区间,本周运价加速恶化更成为“关键触发点”,需要对运价前景进行根本性重估。

摩根大通运输行业分析师强调:“由于行业成本基础较2019年已显著抬升,盈亏平衡点全面上移,我们预计运价将持续侵蚀利润,最终将推动行业陷入深度亏损。”

稳步扩张的新船订单

在主要贸易航线需求疲软的同时,海运运力持续增长。据标普全球旗下Sea-web数据显示,全球集装箱船订单量已达到现役船队规模的30%,即970万TEU,而今年拆船量几乎为零,且预计年底前将有超过100万TEU的运力投入运营。

但运价并非由纯粹的供需指标决定,至少在亚欧航线上不是这样。尽管新的运力不断投入,但Alphaliner数据显示,目前九大班轮运营商需要461艘船才能完全满足全部31条亚欧班轮服务的周班运营需求。

目前,当前亚欧航线仍需36艘船舶方能保障周班航行的正常运作。然而,由于闲置船队规模有限,且即期租赁市场中完全无法觅得大型船舶踪影,部分班轮公司已无计填补此运力缺口。尽管为避开红海而绕行非洲导致航程延长,且亚欧航线船舶吨位不足,但供求关系对运价的影响已荡然无存。

Alphaliner指出:“从上海到北欧的现货运价在过去10周内下降了45%,过去三周出现两位数跌幅,这清楚地暗示了一些主要运营商之间正在进行价格战。”

阳明海运前董事长谢志坚指出,预计年年底或明年初,美国进口商就需要开始补充库存。若中国大陆目前的30%关税被提高,美国进口商一定会调整采购地,船公司船队布署必须能跟得上供应链移转速度。

他继续分析称,当前运价数据显示,欧美航线均已逼近成本线,但其他多数航线运价仍保持稳健。为维持盈利或减少亏损,船公司急需开拓新的市场机遇。然而,摩根大通预计,红海危机在明年解除的可能性较高。一旦危机缓解,船舶无需再绕行好望角所释放的运力约为9%,叠加明年新船交付带来的约4%运力增长,总运力增幅将高达13%,届时运力过剩局面将异常严峻。

此外,谢志坚还认为,东南亚与非洲是未来非常重要的制造中心,供应链正在重组。

来源:海事服务网CNSS综合整编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6

标签:财经   航次   班轮   釜底抽薪   运价   跳水   公司   运力   航线   亚洲   红海   亚欧   北欧   现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