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工智能产业急速扩张,加州庞大的数据中心集群正给全州电网、水资源与空气品质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
一份由环保智库Next10与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共同发表的新报告,本周首度尝试量化数据中心对能源、用水与污染的实际影响。但研究作者直言,由于数据中心资讯高度不透明,这份报告仍在“近乎黑箱”的环境下完成,是真相的一角,而非全貌。
报告指出,从2019年至2023年,加州数据中心的电力使用量几乎翻倍,碳排放同步翻倍,而现场用水量也增长超过一倍。研究团队将主要增长原因归因于人工智能运算需求暴增,使数据中心进入高速能耗时代。然而,作者强调,许多估算仍建立在极度有限的数据基础上,因为加州的数据中心多数为出租空间的“共租式”设施,不像大型科技公司自建园区那样需要公开更多资讯,使外界难以掌握其真实耗能状况。

研究揭示了一个持续升温的矛盾:能源专家与气候倡议者普遍同意,数据中心耗电量“平稳增长”的时代已经结束,但对于未来五至二十年人工智能将对电力需求造成多大冲击,却没有共识。有专家指出,AI硬体的每一次升级都可能瞬间推高电力需求,使能源预测难度大幅上升,也使加州实现清洁能源目标更具挑战。
与此同时,加州的监管进展却明显落后。州议会今年搁置了多数要求提高透明度的提案,包括强制公布用电量、提供清洁能源使用激励等措施。纽森州长也否决了一项要求数据中心揭露用水量的法案,尽管该提案在立法过程中已被显著削弱。最终,州政府仅通过一项授权监管机构调查数据中心是否推高电费的措施,引发外界质疑监管力度不足。
公用事业改革网络负责人警告,数据中心的“惊人耗电、庞大用水、不断攀升的碳排放,最终都将反映在居民的电费账单上”。报告亦估算,与数据中心相关的空气污染公共健康成本,从2019年的4,500万美元攀升至2023年的1.55亿美元,预计在2028年可能进一步增加至2.66亿美元。研究指出,这些污染主要来自为数据中心供电的化石燃料电厂,但硅谷等数据中心密集区域,也可能因备用柴油发电机运转而承受额外健康风险。
业界对此报告提出反驳,认为研究夸大了柴油发电机的影响,指出备援设备在加州启用频率极低,对空气品质的影响有限,并强调各地冷却技术差异大、效率不断提升。然而,报告作者重申,正是因为缺乏统一标准与公开资讯,才更需要依法建立强制性申报制度,让数据中心的用电、用水与排放能够被系统性监测和公开,使公众与决策者得以掌握真实的环境成本。
尽管压力上升,研究团队仍指出,加州在全国范围内相对处于较佳位置,因为其电网更清洁、排放标准更严格,对数据中心的环境冲击有所缓和。但专家一致认为,在AI驱动下的数据中心扩张浪潮面前,加州若无法补上“资讯透明化”与“能源规划能力”的缺口,电网压力、气候目标与公共健康恐将面临更严峻的挑战。
更新时间:2025-11-1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