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刚没几天就低头了?印度叫停对俄合作,反倒帮了中国的忙

莫迪向特朗普低头了?印度硬刚美国关税威胁没几天,转头就叫停与俄能源合作。莫迪政府这番操作,还意外给中国送上了“能源大礼”?

美印之间的能源博弈正在上演一场精彩大戏。特朗普政府近日对印度购买俄罗斯石油的行为挥动关税大棒,而莫迪政府则罕见地强硬回击,宣称将继续进口俄油。但表面强硬之下,印度能源企业却开始悄悄转向,这种“说一套做一套”的做法,暴露出新德里在美俄之间的艰难平衡。


【印度国家银行暂停与纳亚拉能源公司的业务往来】


据外媒报道,印度国家银行已暂停与纳亚拉能源公司的业务往来。这家印度第三大炼油企业由俄罗斯石油公司控股49%,因此被欧盟列入制裁名单。

虽然莫迪政府没有明令禁止与俄能源交易,但印度金融机构显然不愿冒险。这一决定直接导致纳亚拉能源8月的原油接收量锐减,炼油能力大幅下降。

这种政府表态与企业行动的分裂,折射出印度能源政策的现实困境。莫迪嘴上说着深化与俄合作,印度国有石油企业却悄悄增加了从中东等其他地区的进口。这种“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做法,既想维持与俄罗斯的战略关系,又不敢真正得罪西方。


【莫迪不敢真正得罪美国】


印度在俄乌冲突后的表现堪称“骑墙派”典范。一方面大举购入打折俄油,赚得盆满钵满;另一方面又在西方施压时迅速退缩。现在特朗普关税大棒一挥,印度企业的反应说明了一切——在真金白银面前,地缘政治承诺显得如此苍白。

有意思的是,印度的摇摆反倒给中国带来了意外收获。随着印度减少俄油进口,俄罗斯不得不寻找新买家。

据彭博社报道,中国炼油厂对俄罗斯乌拉尔原油的兴趣正在上升,因为相比沙特原油,俄油在价格上更具竞争力。能源咨询公司(Energy Aspects)的报告显示,一些中国炼油企业已经减少了9月份沙特原油的提货量。

不过中国对俄油的进口增长预计会保持理性。欧洲的前车之鉴就在眼前——过度依赖单一能源来源的风险太大。


【中国对俄罗斯乌拉尔原油的兴趣正在上升】


中国很可能会把握这个机会,与俄罗斯达成更优惠的能源协议,但绝不会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

印度的困境其实也是自作自受。过去一年多,印度靠倒卖俄油赚了不少差价,现在西方稍微施压就原形毕露。莫迪政府既想维持“战略自主”的形象,又不敢真正挑战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结果就是现在这样进退维谷。

更讽刺的是,印度一直把中国视为战略竞争对手,现在却在无意中给中国送上一份“大礼”。俄罗斯为了填补印度留下的市场空缺,很可能会给中国更优惠的价格和更灵活的支付方式。这种“损己利人”的结果,恐怕是莫迪始料未及的。

从长远来看,印度的能源安全战略存在严重缺陷。过度依赖进口不说,还总是试图在各大国之间投机取巧。


【印度的能源安全战略存在缺陷】


这种机会主义做法短期内或许能捞到一些好处,但长期必然损害国家信誉。当危机真正来临时,印度很可能会发现自己既失去了俄罗斯的信任,也没能赢得西方的尊重。

相比之下,中国坚持的能源多元化战略正在显现优势。与中东、非洲、俄罗斯等地的能源合作齐头并进,再加上国内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中国能源安全的“护城河”正在越挖越深。这种稳健务实的做法,值得印度好好反思。

当前国际能源市场正处于剧烈变动期。俄乌冲突重塑了全球能源贸易版图,美国的页岩革命改变了供需格局,新能源技术正在颠覆传统能源体系。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国的能源战略选择将深刻影响未来数十年的发展前景。


【印度能源安全战略面临抉择】


印度现在站在十字路口:是继续左右摇摆、投机取巧,还是痛下决心构建自主可控的能源体系?莫迪政府的抉择,将决定印度能否成为真正的世界大国,还是永远做一个见风使舵的机会主义者。

而对于中国来说,印度的困境再次证明了一个道理:在国际政治中,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构建多元稳定的能源供应体系,才是确保国家能源安全的根本之道。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4

标签:财经   印度   叫停   中国   能源   俄罗斯   战略   原油   政府   乌拉尔   国家银行   美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