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少将回乡,临走时给每人发了张“免欠条”,老乡看后直接下跪

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新中国成立后,任山西省军区副政治委员、顾问,他就是李佐玉。

李佐玉

李佐玉自1934年随中央主力长征后,虽离别家乡几十年,却始终牵挂着家乡。以前自己由于工作忙,没有能够很好地帮助家乡人搞建设。他想着离休了,应该好好回家乡帮帮家乡人民。可刚离休时,他患有严重的肺气肿、冠心病,不能马上成行,他心急如焚,人在太原心却早已飞到了千里之外的家乡。

1983年夏天,病情刚持稳定,李佐玉便携妻带子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兴国县鼎龙乡麦鹅村石圳村小组。汽车到不了家,热情的乡亲们一齐来到几里外的路口,迎接这位身经百战令村里人骄傲的将军。看着一张张年轻或年老,熟悉或不熟悉但都充满了关心的面孔,李佐玉眼睛湿润了。

不久,他又看到,几十年过去了,家乡面貌依然贫穷落后,他暗暗下定决心,家乡不富我不走。于是,将军不顾年老体弱、疾病缠身,在自家那幢老屋里,一住就是几年。

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要想变,先通电。老将军决定先从路、电两字入手,为家乡的腾飞打下扎实的基础。

为了解决资金问题,他从乡到县再到地区、省里,跑了10多个单位,找了20多个领导,辗转奔波1000多公里,一辆部队配给他的专车,在崎岖山路上几乎跑散了架。几经周折,终于使资金问题得到解决。但这并没有使村民们马上走上富裕之路。于是,他又召集村干部商讨办法,一户一户,走访村民,最后决定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抓好种养。

李佐玉身体力行,带领家人上山栽种果树,同时组织村民们大力发展养殖业、渔业。没有本金,他就拿出自己的全部积蓄,又向部队战友同事借贷了2000多元。为了还款,他让逐月从他的工资中扣除。没有技术,他步行到县里向畜医人员请教,把养殖场技术员请到村中……一片赤诚之心,感天动地。

将军的心血没有白费,在他的带领和感召下,公路修到了家门口,电通到了家家户户。1986年,石圳村所有农户全部摆脱了贫困,到1988年,人均收入比1983年翻了一番。

1988年,国家要给老将军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因此他必须在国庆节前赶回太原,老将军暗中准备行装。然而,消息还是不胫而走。心怀感激的乡亲们都悄悄准备着,要归还老将军借给他们做本金的钱。

乡亲们的举动自然瞒不过李佐玉,他思忖着,要是把钱还了,扩大再生产就没有了资金,刚刚起步的乡亲们将再次陷入困境。自己的困难,克服一下也就过去了。于是,他把受资助过的乡亲们找来,深情地说:“乡亲们,你们的情我领了,你们还不富裕,还要发展生产,我不能釜底抽薪。我扶助你们的钱,都不必还了,就算我对乡亲们的一点心意。”说着,他给每个人发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

免欠条

XXX所欠的款XXX元免还。

李佐玉 一九八八年九月

乡亲们拿着这张“免欠条”,一个个惊愕不已,一阵寂静之后,突然有人声泪俱下,“扑通”一声给将军跪下了。将军急忙扶起下跪的乡亲,泪水朦胧地说:“家乡这片水土养育了我,不是你们欠了我什么,是我欠家乡的太多了!无论走到天边还是当再大的官,我也永远是麦鹅人的子弟。”

去太原后,由于疾病缠身,将军再也无力回到生他养他的故乡,但他一直念叨着家乡人民的脱贫致富,直到1992年病逝。

信息综合自:

江西人民出版社《江西籍开国将军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15

标签:欠条   兴国县   中国工农红军   荣誉章   太原   本金   少将   江西   回乡   乡亲   老乡   将军   家乡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