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诚周至柔,一个一级上将、一个二级上将,见了吴石却喊“学长”

在国民党森严的等级体系中,国防部参谋次长吴石的中将军衔看似并不显赫,但一级上将陈诚与二级上将周至柔每次见面时,总会恭敬地称其“学长”。这一声称呼,折射出民国军政界一条潜藏的规则:保定军校的辈分秩序,有时比军衔更能定义人物关系。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短短十一年,走出六十多个上将,三百多个中将,国民党里头的“保定系”,是座绕不开的山,没写在纸上的规矩,学长管学弟,谁都懂,先进校门的就是“长”,吴石1914年是保定三期炮兵科,跟白崇禧、张治中是一拨的,陈诚周至柔那都得是1919年的八期生,差了整整五期,这个辈分铁打的,吴石面前他们就是小学弟。

大家喊这声学长,不光因为他资格老,吴石那套战术方案,陈诚周至柔在学校里念书,用的教材就是吴石写的《战术方案集》,他榜首蝉联,后来去日本留学照样是第一,日本教官都公开夸,“战术方案精妙,全校范本”,后来陈诚做了台湾省主席,周至柔当了国防部代理参谋总长,这俩人公开都承认,“战术推演不如吴学长”。

1949年吴石去台湾当参谋次长,这关系就微妙了,周至柔是他的顶头上司,可私下里还是叫“学长”,陈诚想请吴石给“白团”当个翻译,也是客客气气开口,傅作义是五期,顾祝同是六期,这些人见了吴石都得叫学长,那个九期的陈宝仓,跟吴石关系很好,他对陈诚照样守着规矩,辈分这东西在那儿摆着。

可学长这套制度,在政治风暴跟前,到底还是不够硬,1950年吴石卷进“密使一号案”被抓,陈诚、周至柔也想帮忙,最后还是没救下来,白色恐怖那种大环境下,什么情谊,什么保定系的传统,在蒋氏的权力底下,终究是从属品。

历史回头看,保定那种学长文化,是种隐性的权力网,黄埔系讲究的是忠于领袖,保定靠的是同窗情谊,是横向的联系,1949年之后就特别明显,黄埔系一退到台湾就散了架,保定系的傅作义、张治中这些人,在两岸都还有些影响力,吴石出事后,陈诚还暗中关照他的家人,让他的孩子能化名读书,学长伦理在个人命运的夹缝里,还是发挥了点作用。

后人看陈诚、周至柔怎么称呼吴石,就能看懂那个军政文化里的名堂,军衔是一回事,辈分是另一回事,制度和能力搅和在一起,既讲规矩也认才干,这个辈分规则,是理解近代军政关系的一把钥匙。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3

标签:历史   周至   上将   学长   陈诚   保定   辈分   军衔   国防部   军政   战术   参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