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命与大便次数有关?寿命长的人,每天排便在这个次数,真的吗?

早晨六点,老李像往常一样,端着水杯,悠哉地坐在阳台上。邻居张阿姨笑着开了句玩笑,“老李,你咋比钟表还准?这蹲厕所的点,跟过节似的点滴不差。”老李乐呵呵地说,“讲究个顺畅,每天一回,浑身轻松。”看似寻常的习惯,其实背后藏着很多人没意识到的健康玄机。有不少人疑惑,大便次数到底和寿命有没有关系?是不是次数越多越好?或者越少越长寿?这个老掉牙的问题,真有答案。长寿老人们的秘密,难道真的和每天坐几回马桶有关?今天咱们就把这事儿掰开揉碎,讲明白。

大便次数到底有没有“黄金标准”?

有很多人总觉得,只要是能排、想排,多多益善。可医学专家不这么看。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有个核心观点:“正常人的排便频率范围波动大,但以规律且舒适为优。”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每天1-2次排便,或者隔一天排一次,都属于健康范畴。只要排出来的形态正常,没腹胀腹痛,不用较真每天必须排几次。

不过,回头看那些健健康康活到80多岁的长寿老人时,他们身上真有“规律排便”这个特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做过一项追踪调查,在90岁以上的健康老人群体里,有八成以上每天都有规律排便习惯。这可不是巧合。专家还透露,肠道规律排便的人,体内的代谢指标更平稳,肠道菌群结构也更健康。原理也不难懂。排出的大便其实不只是“食物残渣”,里面混着一大堆身体不需要的东西:比如细菌代谢产物、重金属废物、已经无法再利用的胆汁……这些不能长期积攒在身体里。如果大便老是“拖延”或便秘,废物就可能被肠道重吸收,肝脏和肾脏压力也会变大。

大便次数少了,到底有啥危险?

有些中老年朋友,自己几天不排一次,觉得只要没特别难受就没关系。殊不知,慢性便秘是被忽视的健康杀手。官方数据显示,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群体,便秘发生率高达23.5%以上。长期便秘,可能引发肛裂、痔疮、肠道菌群失衡、肾肝负担增加,甚至有大样本研究发现,便秘人群的结肠癌发病率要显著高于肠道顺畅者。而且,大便憋着停留时间一长,肠道里的有害物质容易反反复复刺激肠黏膜,时间长了肠壁本事差,出问题的概率自然也大。

不过,这里不是说次数越多越好。有的小伙伴一天“蹲”三四回,或者突然拉稀、每次没拉净,还总觉得腹部怪怪的。这不是什么“健康冠军”,反而可能是肠道功能失调的信号。如果持续每天大便超过三次,便便稀软,彻底拉不干净,医生建议要排查肠易激综合征、慢性肠炎这些毛病。还有便血、解便困难、便便颜色异样——这种情况绝不能拖,得及时去医院。

想大便更规律,身体更健康?日常里做到这些事很管用:

早上喝杯温水。这能刺激肠胃蠕动,帮身体从“休眠”切换到“启动”。

一日三餐蔬果充足,膳食纤维要够。蔬菜、水果、全谷杂粮每天要搭配,平均每天得吃够25克膳食纤维。多了肠子自带“清洁工”。

适当活动,快走最简单。哪怕每天坚持30分钟快步走,肠道蠕动就会加强,便秘明显会少。

作息规律,别熬夜,情绪别绷太紧。焦虑、情绪波动大也容易乱了排便节奏。

绝不憋便。有便意就要去,拖太久“错过最佳时机”,大便反而更出不来。

那什么样的大便才算“达标”?医生给出这些标准:偏黄褐色,外观像香蕉,但不干不硬。气味是“臭”但不冲鼻。排便时不费劲,不腹痛。排完肚子轻松,不用反复“马拉松”。

自查一下,如果你每天都能和这几条对上号,肠道就挺给力。

说到底,大便次数和长寿确实存在微妙联系。活得久、活得轻松的老人,往往把排便通畅变成了自觉的生活习惯。但千万别只看次数,更别用“拉得多就是健康”来当标准,关键得看生活整体是否有节奏。只要大便规律、成形、排后舒适,身体通畅,气色自然要好。

你是不是那种“每次要憋着厕所才上”?或者老觉得能一天不去就省事?不妨今天就调整思路,从现在起养成身体的“黄金排便节奏”吧。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小习惯,其实能让你更自在地活到老、活得健康。

健康这事谁都别大意,每个人的肠道情况也不完全一样。如果你一直便秘、腹泻、便血,或者大便形状、颜色有异常,真得自觉早点去正规医院消化科找医生瞧瞧,别等问题拖大了再讲“后悔”。

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

参考资料:
1.《中国食物成分表(第六版)》
2.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
3. 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健康宣教手册
4. 《中华消化杂志》:肠道菌群与老年人健康关联研究分析(2020)
5.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健康管理报告(2023)
6. 《中国老年学杂志》:慢性便秘与肠道疾病结局关系分析(2021)
7. 《中老年肠道健康现状调查报告》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5

标签:养生   次数   大便   寿命   肠道   健康   规律   身体   长寿   中国   膳食   浙江大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