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人
所有内容皆有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中及末尾
6月中旬,中美刚刚达成为期90天的贸易“休战协议”,将双方关税从145%和125%分别降至30%和10%,市场一片欢声。
可就在最近特朗普又“态度大变”,不仅威胁将中国关税重新提升至104%,甚至还公开支持参议院提出的史无前例的500%关税法案。
然而“一天三变”,频繁朝令夕改的特朗普,其实早就已经被我国“看穿”,留下后手!
协议签署后,特朗普的态度骤变让人意外,他曾以“关税大棒”闻名,试图通过高压手段迫使中国妥协,然而这一次,他没有大肆宣扬“胜利”,反而在媒体面前保持低调。
自贸易战开打以来,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了多轮关税,但结果并非特朗普预期的那样一帆风顺,中国不仅没有“服软”,反而通过调整供应链、开拓新市场展现出强大的韧性。
更重要的是,美国企业发现,他们比想象中更依赖中国市场,而中国手中还握有稀土这一“杀手锏”。
特朗普的谨慎,很大程度上是对现实的妥协,他意识到,持续的强硬姿态不仅无法迫使中国让步,反而可能让美国经济付出更大代价。
比如美国农业因失去中国市场而遭受重创,许多企业也因关税成本上升而叫苦不迭,在这种情况下,协议的达成对特朗普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喘息机会,他自然不愿因一句轻率言论而前功尽弃。
就在协议签署的余温尚未散去时,美国传来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一名共和党议员提出法案,建议对从中国和印度进口的商品加征500%关税,理由是两国购买俄罗斯能源“支持了普京的战争机器”。
这一提案迅速引发热议,也让人们开始猜测特朗普的真实意图,特朗普对该法案持赞同态度,这似乎与他当前的谨慎态度形成矛盾。
500%关税究竟有多夸张?以当前中美贸易数据为例,中国对美出口总额约占其GDP的3%,若加征如此高额关税,将彻底打乱两国贸易格局,甚至可能引发全球供应链危机。
然而这种极端措施的可行性值得怀疑,美国商会曾警告,贸易战已让美国消费者每年多支出数百亿美元,若关税再升至500%,其经济后果可能是灾难性的。
面对美国的关税威胁,中国表现得异常淡定,既然中国已经面临超过60%的关税税率,那么无论是上涨50%还是500%都无关紧要了,这种“既来之则安之”的态度,反映了中国对长期博弈的准备。
同时外交部多次重申,中俄能源合作完全符合国际法和商业规则,也正如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所说,“中国人民不惹事,也不怕事,中国人民合法的发展权利不容剥夺”,这种坚定态度表明,中国不会因为美国的威胁而放弃正当的商业权益。
近年来中国积极推动能源进口多元化,从俄罗斯、中东到非洲,构建了多层次的供应网络,中俄能源贸易额再创新高,俄罗斯已成为中国第二大原油进口来源国,这种多元化策略不仅保障了能源安全,也让中国在面对美国压力时更有底气。
更别提中国手中的稀土牌了,作为全球稀土供应的主导者,中国占全球稀土产量的60%以上,而美国高度依赖中国稀土用于高科技和国防工业。
据统计,美国每年从中国进口的稀土化合物和金属占其需求的80%,如果中国限制稀土出口,美国的F-35战机、芯片产业都将受到重创。
特朗普显然明白这一点,因此在协议签署后不敢轻易撕破脸皮,但中国真的能完全无视500%关税的威胁吗?这或许要看局势的下一步发展。
特朗普的谨慎与共和党议员的激进提案,看似矛盾,实则反映了美国内部的两种声音,一方面,特朗普需要在2024年大选前展现经济成果,避免贸易战失控殃及选情。
另一方面,强硬派希望通过极限施压遏制中国崛起,这种内部分歧让特朗普的策略显得摇摆不定,但无论如何,他都无法忽视一个事实,中美经济早已深度交融,彻底“脱钩”既不现实也不可取。
反观中国,不仅看穿了特朗普的“虚张声势”,还在全球布局中稳步前行,比如“一带一路”倡议已覆盖140多个国家,为中国打开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此外中国还在新能源领域加速发力,电动车出口量同比增长超70%,成为全球供应链中的关键玩家。
面对500%关税的传闻,中国或许早已做好了两手准备:既能在谈判桌上争取利益,也能在压力下找到新的突破口。
特朗普从高调到低调的转变,揭示了他在中美博弈中的无奈与算计,500%关税的传闻虽耸人听闻,却未必能轻易落地,中国则凭借能源与稀土的双重优势,展现出强大的战略定力。
中美贸易战远未结束,但无论局势如何演变,理性和合作才是最终出路,未来的棋局中,谁能笑到最后?让我们拭目以待!
观察者网 美议员放话:特朗普同意了,买俄油,中印加税500%
更新时间:2025-07-0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