藁城周边十几个“漂移”的村庄

民国时期藁城县域全图

上图是1932年前绘制的“藁城县地域全图”。那时,在县乡之间,还有一级行政单位叫“区”,藁城县南北共划分成了五个区,也被俗称为“中、东、西、南、北”五区,分别对应“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五个区。其中,第一区即中区,包括现在的廉州、岗上镇(地域范围大致相当,或有较大些出入);第二区亦称东区,包括现在的兴安、常安和贾市庄三镇;第三区被称为西区,包括现在的九门乡、南董和南孟两个镇;第四区为南区,包括现在的梅花、南营和丘头三镇;第五区为北区,包括现在的张家庄、增村和西关三个镇。从地图上看,建国前的交通道路是以县城为中心,辐射至全县四边。特别是“八大镇”藁南的贾市庄、梅花、丽阳和岗上;藁北的南董、南孟、赵庄和东边的西两河,都有与县城直通的主要道路。不过那时的镇是专指集市贸易发达的大型村,与今天做为一级行政单位乡镇的镇意义不同。从“八大镇”的名字看,与今天相比就显示出不同,其中,古镇西两河已“漂移”(脱离)了藁城,划属无极县。古镇赵庄也成了一个普通的村庄。

藁城市政区图(1989~2014)

和新中国成立后的藁城市图相比较,公路交通有了最大的区别是,由原来的“辐凑式”,变成了“纵横式”,极大方便了农田集中经营管理区别,再一个就是县域四周边界的村庄发生“漂移”流失达到十个。用红笔从北端开始逆时针以阿拉伯数字顺次标记:1牛村、2坚固,二村划归新乐;3祁家庄、4固营、5中奉、6总屯、7八方(原属藁城、正定、鹿泉、栾城四县共有)五村划属正定,8东两河、9西两河、10谈下归属无极。当然有失也有得,东北角位于无极、藁城、新乐交界处的(1)大王,东面晋州的(2)留章,南边栾城的(3)王宫共三个村划归了藁城。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7

标签:历史   藁城   村庄   藁城市   正定   新乐   无极   栾城   无极县   鹿泉   晋州   兴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