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午睡与从不午睡的人,谁更长寿?调查3215名老人给出答案

在社区的长椅上,王大爷正靠着椅背小憩,阳光洒在他微微颤动的眼睑上。旁边的老李却在抱怨:“我这午睡怎么就睡不好呢?躺下睡不着,坐着又睡着了,结果晚上又失眠。”这午睡到底是延年益寿的神器,还是扰乱生物钟的坑?特别是老年人,有人把午睡当成生活仪式,有人却坚决不睡。

几年前,国内三甲医院联合社区体检中心对3215位60岁以上的老人做了一项长期跟踪研究。这些老人被分成三类:一类是天天午睡且时间控制在1小时以内;一类是从不午睡或偶尔打盹几分钟;还有一类是每天午睡超过90分钟。

追踪5年后,结果令人意外:午睡时间在2060分钟之间、频率稳定的人,认知能力、心血管稳定度、慢病发生率明显优于其他两组。特别是和完全不午睡的那一组比,五年内罹患高血压、脑卒中、糖尿病并发症的几率平均低了16.7%,而且生活自理能力、抑郁评分都更好。

这说明,午睡本身并不是好或坏,而是得看“怎么睡”。最怕的就是“躺下睡不着,坐着睡着了”的那种,睡得断断续续、姿势不对、时间拉长,反倒是累上加累。有些人午睡不但没缓过来,醒来反而整个人懵的,这不是午睡的锅,而是睡的方式太糟。特别是那种趴桌子睡、靠沙发扶手打盹的姿势,对心肺压迫大,脑供血反而不够,容易起身后头晕、心悸。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在午睡质量和心血管事件关系上也做过调查,发现长期午睡超过90分钟者,冠心病和心梗的发病率比不午睡者高出22%。这数据一看就吓人,但它其实是“过度补偿”的结果,说明有些人晚上睡得差,白天靠长午睡来凑,总体作息反而更紊乱了。

再看看天天不午睡的那组人。有些人是本身不困,有些是强忍不睡,觉得午睡会影响晚上睡觉。但问题是,人体在中午时段确实有个“生理低谷期”,特别在饭后90分钟内,大脑皮层兴奋度下降,心跳减缓,这时候如果强行打起精神干事,血压容易波动,心律不稳,认知效率也低。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睡眠实验显示,中老年人在午间短睡1530分钟,下午的注意力和记忆测试表现比完全不午睡者高出23%,而且情绪波动更少。这说明短暂午睡是大脑“重启”的一次机会,不是贪睡,是合理修复。

但有个特别冷门的点,值得说说。为什么有些人明明不午睡,身体却不差?也有人天天午睡,却老感觉疲惫?关键其实不在于“睡没睡”,而在于“午睡前的血糖波动”。不少人午餐吃得重,尤其是老年人爱吃面条、白米饭、糖水之类的,吃完血糖飙升,接着胰岛素拉得猛,大脑供能不稳定,就会诱发强烈的困意。

这种不是生理性困,是血糖导致的假性嗜睡。睡进去之后,血糖再反弹,又容易中断深睡眠,醒来反而更累。有数据表明,高GI食物摄入后1小时午睡的人群,脑电图中深睡波段比例比低GI饮食者少17%,恢复质量差。这说明光睡还不够,你得吃得对。

还有一点也很少人注意到,是午睡前的大脑是否“过热”。这个词听着怪,其实就是指大脑上午消耗过多,信息处理堆积,神经递质(像谷氨酸、去甲肾上腺素)浓度偏高,到了中午大脑需要清空、修复。

这个阶段如果午睡能及时介入,就像给电脑清内存,下午运行就会顺畅。而不午睡的人,哪怕硬撑着继续干事,也是在“带着满负荷”走,反而影响下午效率。日本早稻田大学做过一项关于“午休与信息遗忘率”的测试,发现午休15分钟者的信息保留率比持续工作者高19%。说明短休不但不耽误事,反而让“记得住”的能力提升。

有人说,那是不是午睡越早越好?其实不完全对。午睡最理想的时间点,是在饭后7090分钟之间。这时候消化已经开始,但血糖还没完全回落,大脑进入轻松阶段,最容易入睡,也最容易醒来不懵。

最怕的是吃完立刻睡,食物堆在胃里,肚子鼓着睡,结果就是胃食管反流、心口发热、噩梦频发;也怕太晚才睡,越临近下午3点,身体开始准备下一个高峰期,午睡反而影响晚上的入睡质量。所以这事要看时机,而不是看有没有“床位”。

还有一群人,是“午睡失败者”——躺了,但睡不着。这类人最大的困扰并非失眠,而是大脑无法释怀。往往在午睡那十几分钟里,脑子开始高速运转:今天谁打电话了,明天去哪买菜,昨天那药吃了没……这些念头一上来,就把入睡的机会给赶跑了。

解决这个问题,靠药是没用的,最简单的方法是:午睡前听音乐(节奏要慢)、用热毛巾敷眼、或者闭目呼吸3分钟,给大脑设置一个“断电开关”。美国斯坦福大学临床心理研究所发现,午睡前进行3分钟呼吸放松练习的人,入睡效率提高43%,平均入睡时间缩短了6分钟。这说明不是非得睡得久,而是要“快准狠”。

还有一种午睡反应是很多人怕的:醒来后头痛。这其实是“脑压波动”搞的鬼。午睡时如果环境太热、室内缺氧、头部压迫,就容易在浅睡阶段造成血管扩张,醒来头晕、疼、发胀。最简单的方式是:不要盖被子睡,不要趴着睡,头部略垫高一点,保持通风,光线别太亮。一旦这些做好了,午睡就变成了一次“低代价、高收益”的保养。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20

标签:养生   午睡   长寿   老人   答案   大脑   血糖   时间   下午   效率   午休   晚上   阶段   稳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