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乌旗马拉松:没观众、没分段、没完赛包…却有最美草原天路

这场比赛简直可以戏称为“三无赛事”。其实细究起来,它欠缺的东西远不止三样:

一、没有田协认证:这几年内蒙古马拉松的通病——省队沦为兴奋剂重灾区,招致的集体惩罚。

二、没有分段计时:标准的每5K、10K分段统统没有。全马只有四个计时点:起、终点和21公里、36公里。

三、没有完赛包:跑过上百场各种长跑比赛,这还是头一回碰上。

四、没有比赛照片:终点没见摄影师,两大照片平台均告缺席,官方发布的照片也只有区区3629张。

笔者只找到一张自己的——作为被虚化的背景!

五、几乎全程无树荫和观众……

尽管如此,我并不后悔来跑这个“N无赛事”,因为它的优点实在太突出。相比之下,那些缺憾都不算什么。

我是怎么选中这个赛事的?

初衷其实很简单:这是没有选择的选择。

整个七月,全中国全程马拉松总共只有三场:7/12西乌旗;7/13云南楚雄;7/20贵州六盘水。

后两者去年已经跑过,只能选这个了,哪怕没有田协认证,哪怕7月的大草原再热再晒。

比赛全称很长:“穿越西乌旗草原99号公路马拉松及草原王挑战赛”,赛程三天,含多项跑步和骑行赛事。

如果你两者都报,便是挑战草原王。

6/9报名,这种小比赛不用抽签,先到先得。

西乌旗全称西乌珠穆沁旗,位于内蒙中部偏东,隶属于锡林郭勒盟(盟相当于地级市,旗是县级,而乡叫苏木)。

蒙语“乌珠穆沁”意为摘葡萄的人——当地定居部落13世纪生活在阿尔泰山脉葡萄山一带,17世纪中叶迁移至此。

赛事接驳车的蒙族司机向笔者证实这一说法,并解释“锡林”意为“河边”,“锡林郭勒”则是“丘陵地带的河”。

这个旗极为地广人稀:面积2.24万平方公里,三倍多于上海,但常住人口仅10万出头!

要去西乌旗,只能先飞锡盟首府锡林浩特(浩特=城市),再转坐两小时汽车。

6/13买机票。往返分别在京、津中转,含税近2650元。

没过几天海航的返程航班取消!只得多花50元重买,这回也从北京中转。

约2700元的机票占此行近3000元总开支的九成,两者均创今年新高。

反正整个7月就这一场比赛,贵点就贵点吧。

9日发现,最便宜机票只要2020元(含税费),能省六百多!

缺点是返程时间非常赶,且去程要坐廉航;再者自己定力也没有那么好,胆敢等到临行前两天再买机票。

周六上午的比赛,买周五一早6:55从浦东T2出发的航班,提前一晚进驻浦东机场。

零点过安检,在著名的C93-98绿色长沙发上躺平睡觉。

准点登机,却在停机坪排队到7:45才起飞。飞机餐还行。

历经1小时42分、1178公里后,9:27降落北京大兴机场——头一次来这个现代化新机场,服务、设计都挺好,不像浦东机场那样能走死你。

午餐在贵宾厅解决,面食随时供应,点西北牛肉面和馄饨各一碗;后来加一碗炸酱面。

11:30起供应四种热菜,其中的苦瓜太难吃。

第二程大兴到锡林浩特基本准点,飞行距离仅476公里,耗时57分钟,14:36抵达。

这是个小机场,下舷梯后自己走到到达出口。

赛事安排一辆别克商务车免费接机。官方公众号没有相关通知,还好自己询问客服才享受到。

中途局部有雨,一路追逐彩虹。

四点多到领物处乌珠穆沁宾馆时,雨后天凉,气温才20度,可惜第二天没这个运气。

参赛包里东西不多,但能量胶是好吃的迈胜,燕麦冲泡粉味道也不错。

晚饭在去酒店的路上吃。点了碗菜单上最贵的大块牛肉面,28元,牛肉蛮多,就是店内太热。

七十出头的酒店房间也挺满意。

一进门赶紧上厕所:离家前肚子就有点不适。比赛日凌晨、早饭后和赛道上又拉三次,幸好量不多,并无大碍。

6点退房,步行800米前往起点文化广场。起点没有流动厕所,只能过马路到广场后面的公厕。

全马(A区)入口离拱门仅十几米,但进入居然要一个个扫号码布,造成小拥堵。

这是参赛以来最稀稀拉拉的起点,跑全马的估计只有两三百人。

出发前,与来自西安和杭州的两位百马协会兄弟合影。

此时的天气和昨天下午判若两季,炙烈的阳光所到之处体感炎热,加上坡多爬升大,这注定又是一场不好跑的比赛。

这方面赛事方做得非常好:提供相当准确的爬升数据(369米)和难点提示,很值得其他比赛效仿。

7点发令枪响。果然出拱门不久就上坡,但前两公里至少还有树荫——全程仅此一处。

1公里多,和旁边一外国小伙用英语打招呼。原来他是吉林大学的阿富汗留学生,参加11公里趣味跑。

后来还看到一个T恤后背印着“Mongolia”的中年女子,一问果然是蒙古国民。

在起点上过厕所的笔者,才跑出一公里又有尿意,只好钻进人行道隔离树丛后快速解决。

第3公里又是一个大坡,害我差点走路。

到5公里拿了瓶饮料,边跑边喝。赛前得知补给点少,仅每5公里一个(通常每2.5K一个),30K后才增加到每3公里一个。

每个补给点只有两三张桌子。但考虑到参赛人少,应该也够了。

西瓜、香蕉和士力架、小面包倒是从10公里过后,每个补给点都有。

最吃惊的是,没有每5公里计时点!

后来也想明白了:这种比赛本来就不是让你跑成绩的,分段用时没那么重要。

10公里终于出现草原风光:碧蓝的天空下山峦起伏,绿草茵茵,美不胜收。

三匹马误过公路,被围栏挡住进不了草原。它们十分害羞,见人靠近就躲避。

笔者忍不住停步好几分钟,又拍照又摄像。带手机的决定太正确了!

在15公里补给点先吃西瓜,再上流动厕所(每个补给点两个,内有纸巾),排队+大号用时8分多钟。

2小时28分抵达半程终点蒙古汗城,平均配速7:02/km,比大理的2:24:43还慢。

这里有男女骑手夹道迎接,还有盛装蒙族姑娘献上哈达。

最让人垂涎的,自然是烤全羊!

笔者凑过去要了一杯,酥脆的羊皮和鲜嫩的羊肉令人大呼过瘾。

第22公里配速从前20K的6分多,一下掉出12分半,不过谁在乎呢?

先尝为快的决定极其明智:过了这个村,就没那个店——半程终点的福利,全程终点几乎统统没有。

吃完抹干净嘴唇和手指上的油,继续上路。先经过一小段土路和数百米水泥路。

大约24公里左右,终于踏上传说中的99号公路。

洁净通透的蓝天白云、一望无际的嫩绿草原、或远或近的白色羊群和棕色牛马,让笔者百看不厌、大饱眼福,忍不住一次次驻足拍摄。

联想起那个梗:为什么玩自驾的都往蒙、疆、藏跑?因为牛马向往草原!

坡度最陡的26至29公里,隆起的山峰让画面和线条变得更加起伏有致,加上公路上漂亮的彩色分隔线,一切美得令人窒息。

此时身体虽然受虐,心灵却极度享受。这绝对是最正宗的Windows桌面!

一路赏景、吃喝,走跑交替来到37公里,毒辣的太阳终于被云层遮蔽。加上39公里过开始下坡,最后三五公里终于好跑一些。

这一段超过一壮实哥们,他下午和第二天还要参加山地车50公里和81公里挑战赛(骑行距离最长是公路车125公里),加油啊。

加油的蒙语是Qilemai(奇乐迈),路上跟跑友及志愿者学的。

设在瞭望山停车场的终点冷冷清清:献哈达的只是普通志愿者,没有摄影师、没有观众、没有司仪、没有烤全羊,甚至没有完赛包!

5:24:29过线,平均配速7:41/km,刷新个人最差成绩。但还是那句话:Who cares(谁在乎呢)?

名次却“不低”:男子113,总134——男女完/参赛人数分别仅为154/160和35/37。

也就是说,跑全马的总共不到200人!在信息透明度方面,西乌旗马值得再次点赞。

取包后坐摆渡车回起点,然后打车到汽车站(1公里多,7.1元;脚酸+暴晒懒得走)。

在那里简单清洗、吃自带干粮当午饭,等下午3点的长途大巴回锡林浩特(每小时一班,末班5点,手机提前购票33元)。

锡林浩特汽车站马路斜对面的香榭丽舍公交站,就是机场大巴(即18路公交,10元)的乘车点。

车次不多,下一班18:40才到。就近吃了盘鸡肉炒米粉,优惠后11.8元。

回北京大兴的航班22:55才起飞,0:07降落。没出安检,在B36登机口附近过夜。

周日上午8:15的返程航班一切顺利,10:05抵达虹桥,地铁到家11点10分。

总结此行,西乌旗马拉松虽有各种不足,但细想起来,观众、照片那些其实都是“身外之物”,偶尔没有也无所谓。

在笔者看来,参赛真正最重要的收获,只有成绩and/or风景两样。

至于完赛包,这次终点区吃的喝的可以随便拿,东西并不比很多比赛少,只是没有一个袋子装而已。

笔者就是先吃一块西瓜,再手抓一根香蕉和一瓶水,而哈达可以充当完赛毛巾。

参加这个比赛的最大收获在于,你虽然很难指望跑出成绩(全马男女冠军仅2:36和2:52),却可以享受到独一无二、美若天堂的草原风光。

单凭这一点,西乌旗马拉松就值得强烈推荐,而且必须报全程!

下一场是8/10阿尔山马拉松——再赴内蒙古,探究大兴安岭森林美景。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8

标签:体育   马拉松   草原   观众   终点   笔者   哈达   赛事   锡林浩特   蒙语   机票   公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