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眼镜卖爆了!
谁能想到,曾在十几年前昙花一现的智能眼镜,如今翻身在电子产品中成为炙手可热的香饽饽。
一电商平台的销量破天荒上涨了8倍,其中职场人士、学生购买居多。
2025年前3个月,全国智能眼镜成交量也同比增长了116.1%。
智能眼镜从默默无闻到销量增加,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近日,上海陆家嘴的一个白领Lisa发现了一件新鲜事,同事们的桌上不约而同多了普通黑框眼镜,细看之下镜腿却粗了一圈。
部门总监参加跨国会议时,镜片上会神奇地浮现中英双语字幕;95后实习生周末玩耍时,遇到听不懂的德国歌词,她会用镜片直接“看”翻译。
这一幕幕让Lisa感到惊讶,不过这可比用手机查翻译体面多了。带着疑惑,Lisa向同事打听了黑框眼镜的用处,不问不知道,一问才得知缘由。
以往Lisa汇报工作时,总是卡壳,这让她倍感尴尬。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她狠了狠心用1999元购买了一款G1拍摄眼镜,没想到,用起来丝滑还解决了她的麻烦。
当智能眼镜真正出现在日常生活中,才是它最迷人的时刻。
无独有偶。
王先生觉得一款智能眼镜能接打电话,听声音(音乐、播客、视频)就已经很满足了,所以他购买了一个799元的某品牌AI智能眼镜。
前段时间,深圳华强北刚进了50台光波导眼镜,不到两天便被抢购一空,再有人要买,商家让客户预定第二个月的眼镜了。
小米智能眼镜在京东的销量创新了最快消费速度,12小时内就破了万台,一点都不夸张,小米Yu7预定已到2026年中旬。
海外对智能眼镜的需求不亚于国内。
XREAL的AR眼镜全球收入约6亿元,其中近70%为海外业务。
小米新品XREAL One在2024年12月推出,由于日美的需求量大,有近两个月出现了一镜难求的场面,客户满怀期待地要拿货,经销商也在心心念念等着到货。
自从用了智能眼镜,英国听力障碍小伙感觉棒极了。
原先上课时,他要时时盯着老师的面部表情和嘴唇理解老师说的话,现在有了智能眼镜,老师说的话能显示在镜片上,而且还能回看。
智能眼镜真的那么香嘛?
尤其智能眼镜应用场景非常丰富,似乎成了一个越来越离不开的单品。
眼镜里装有多国语言文字,它能同步翻译文字并投射在镜片上,诸如英语、日语、韩语、法语,中文等,使得交流毫无障碍。
骑行时,导航路线直接“画”在路面,再也不用苦哈哈低头看手机了。
在户外网络直播时,博主不用长时间举着手机,便可用智能眼镜游刃有余穿梭在来来往往的人群中,镜头的另一边粉丝们也能身临其境地观看画面。
玩家更是爱了智能眼镜,在更多场景中沉浸式体验虚拟大屏游戏,无法自拔。
智能眼镜除了显示信息,还能对目之所及的对象做出解读反应,这是手机永远无法给予和替代的。
医生做手术时,能镜片调取患者3D影像;游客们用眼镜一扫展品,便可以了解展品的前世今生。
徕普森智能眼镜还能提供贴心的护眼服务,在室外俨然是一副墨镜,到了室内,则摇身一变为透明镜片。
最神奇的是眼动跟踪技术,智能眼镜通过捕捉眼睛的细微变化做出反应。有网友打趣地说道,以后眨眨眼就可以让文章点赞转发了。
智能眼镜带给人意想不到的感受,这是它重获人们宠爱的秘诀。
智能眼镜的“出镜”这么顺利,其实是人类需求与市场价格的“双向奔赴”,价格走低是关键。
国家为了促进智能眼镜的消费已经开始了“买即享”的补贴。浙江从5月底开始,按照智能眼镜价格的15%来补贴购买者,2000元封顶。
各个国产厂商如雷神科技也在紧跟国家的步伐,积极整合供应链,一再降低成本,预计未来3年价格还能再降30%。
然而,早在2012年,智能眼镜刚问世时,情况急转直下。
人们满以为它能掀起一场科技浪花。孰料,现实却给了智能眼镜当头一棒。
语音指令经常“对牛弹琴”,拍出来的照片糊得看不出轮廓,价格还死贵,也只有爱好科技的少数人愿意尝鲜。
不过,科技腾飞给智能眼镜插上了一双飞翔的翅膀。如今的智能眼镜早已不是当年“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了,而是华丽转身,从科技大片中走进了现实。
那么,是什么让智能眼镜重新站了起来呢?
答案显而易见,AI大模型与增强现实技术强烈碰撞,使得智能眼镜正在从极少人接触的产品走向大众触手可及的智能终端。
MicroLED显示模块使得镜片“不惧”户外强光的照射,依然能看清目之所及的场景画面。
更关键的是,显示技术的微型化让智能眼镜轻了许多,终于不再让人误以为是头盔了。
智能眼镜的重量也更接近50克,即便是近距离,也不太能注意到人们戴的是智能眼镜。
如果想躺着看大屏播放的影视剧,只需要用数据线连接手机就可以,比起用手机屏幕追剧还要有感觉。
就像一个人坐在影厅里独自看电影,简直爽歪歪。这可是近视眼的福音,裸眼都能做到。
随时拍照、同声翻译、场景识别、身体监测、语音助手等功能满足了越来越多的需求,穿戴智能眼镜只是早晚的事。
灵伴科技与蓝思科技的合作,让声控付钱的智能眼镜成为现实。6月,Rokid Glasses正式进入生产。
然而,智能眼镜狂欢的背后也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
某用户在知乎上吐槽了一件诡异的事,其戴着智能眼镜去面试,结果智能眼镜误把人事电脑上的弹窗看成“考题答案”。
更普遍的吐槽是电量续航不足:翻译半小时就要充电;早上充满电,出门接孩子放学就把电用完了。
目前光波导眼镜的续航普遍不足4小时。某品牌智能眼镜负责人悄悄透露,他们平均每卖10台眼镜,要搭售3个充电宝。
当每个人都可能随时记录周围环境时,隐私泄露也成了一个令人头疼的事,其纠纷比去年增长了170%。
对此,厂商们做出了相应的改善,比如安装拍摄指示灯、用声音提示等,可以了解到是否正在录视频。有些地区立法规定必须征得同意才能进行录制。
如何突破瓶颈,将是未来智能眼镜破局的核心竞争力。
国际数据公司预测,到2025年年底,中国智能眼镜预计出售总数为275万台。全世界将有1300万台售出!
即使如此市场如此火热,智能眼镜仍没有忘记更新迭代。
灵伴科技的工程师正在设计下一代眼镜的“无声指令”,不用开口说话,脑机接口便能通过太阳穴电极捕捉用户的想法。
未来,智能眼镜有望成为继智能手机又一个重要的存在,一起期待新科技吧。
-END-
参考文章:
1、环球网:暴涨800%!智能眼镜火了
2、澎湃新闻:销量暴涨800%,智能眼镜或成下一代主流终端
3、潇湘晨报:智能眼镜市场不断升温,线上线下销售火热,销量暴涨800%
4、光明网:暴涨800%!能拍照、翻译、导航的眼镜你试过没?
作者:蜗牛
编辑:柳叶叨叨
更新时间:2025-07-1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