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叛逆期来临,脾气暴躁不愿沟通,父母究竟该如何正确应对?

文/知青文化

说起来,家里最近可真是鸡飞狗跳。

我的朋友李姐就遇上了这个事儿,她家儿子浩浩刚上一年级,前两年一直是个懂事乖巧的小男孩,可这几个月突然变了样:跟他说个话,不是“我不想做”,就是直接摔门走人。

脾气一上来,连最简单的作业都能闹得鸡犬不宁。

有一次,李姐给浩浩收拾书包,看到他把数学试卷揉成了一团,问了句:“怎么回事?”孩子头也不抬,直接吼道:“我考得差又不是你的错,别管我!”李姐愣在那儿,心里堵得慌,想着自己好心提醒,怎么就成了挑刺。

其实,这样的场面谁家没遇到过?我们小时候,也都曾有那么几天,怎么说都不听,只想和爸妈对着干。

只是当了父母后,才知道站在这个角度,有时真的难以招架。

李姐刚开始是急的,跟浩浩硬碰硬。

他发火她也发火,搞得一家人气氛天天紧张,见面只剩下争吵。

后来她又尝试冷处理,装作啥都没发生,但孩子只觉得父母更陌生,心门关得更紧。


有一次聚会,我们聊起这个事,一个朋友讲了自己和女儿闹疙瘩的经历。

她说,那个阶段小孩其实特别需要被理解,只是表达不出来。朋友选择放下“家长的架子”,试着一起做点轻松的事,比如晚上一起看动画片、打游戏,慢慢地孩子就愿意说话了。

有一天孩子突然吐槽老师苛刻、同学不友善,她才知道原来这些情绪不是针对父母,而是孩子心里的压力太多。


浩浩那边也是,李姐改了方法,不再逼着他坦白,而是多留一点空间;气头上不上纲上线,等心平气和以后,才坐下来轻声问他最近有什么高兴或难过的事。

第一次开口,浩浩鼻子一酸,说班上同桌总是嘲笑他考试扣分,让他很没面子。

李姐一听这才明白,他所谓的“叛逆”,其实是自尊心受伤后的防御。

说到底,青少年的叛逆,是他们成长中的小风浪。

我们大人在心里都明白,但面对暴躁不愿沟通的孩子,还是容易失控。

其实,孩子不是有意要和父母为敌,有时候只是自己找不到表达的方式,他们压根不知道怎么把焦虑、委屈说出来,最后变成发脾气、冷战。

有些家长会选择控制,一切事情都按自己的标准办。

也有的干脆撒手,完全不管。

但这两种方法都可能加深代沟,让孩子渐渐远离亲人。反倒是那些肯放下身段,认真聆听,为孩子撑伞的人,更容易解开困局。

李姐现在也还在摸索怎么做——有时忍耐是一种智慧,有时温柔也是爱。

她不去追问浩浩的每一个细节,而是在饭桌、路上随口聊聊电影、漫画,把沟通变得自然。

她发现,浩浩有时候会突然问一句:“妈妈,你小时候会考不好吗?”那一刻,她感觉到了亲密和信任的一点火苗。

其实,每个家庭都有矛盾,谁都盼着孩子快快成长,不受伤害。

现实却是,成长就是一个不断碰壁又不断修复的过程。

我们不能预知哪次对话会成为孩子成长中的转折,但可以保证的是,耐心和理解永远不会出错。

所以啊,面对叛逆期的孩子,父母不必追求“完美答案”。

也许这一刻无解,下一刻就有机会和孩子一起找到属于你们自己的沟通方式。

在叛逆的风暴里陪着孩子,不是要赢得胜利,而是彼此守护,从误解走到温暖。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3

标签:育儿   暴躁   叛逆   脾气   正确   父母   孩子   朋友   心门   孩子头   友善   小时候   方式   冷处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