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第一个“汽水饮料”的品牌,可口可乐在这个行业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
它一经出现就风靡一时,然而在9年后,差不多口感的百事可乐也横空出世,自此两大可乐品牌的暗战开始。
而这一次特朗普再次挥动“关税大棒”想要让其他国家屈服于美国的淫威,没想到却撕开了这两大可乐家族百年的暗战。
到底“打”得多激烈?特朗普在其中又起到什么作用?
这两“位”的故事要从 1886 年亚特兰大的一家药店说起。
药店里一位名叫约翰・彭伯顿的药剂师因为自己身体上的病,想要调制一款药水来缓解疼痛,然而他笨手笨脚的助手加入了苏打水,瞬间药水就“沸腾”了。
这引起约翰·伯明翰的注意,他一喝发现意外的甜,还很提神醒脑,于是他将这种药剂宣传为提神醒脑的良药来卖。
一个名叫阿萨·坎德勒的美国人也有偏头痛,听说有这种神奇的药剂立马买来喝,一喝果然提神,还很好喝,让人停不下来。
后来他灵机一动,花费2300美元和约翰·彭伯顿买下了药剂的“版权费”,然后将这种药剂大量生产。但是他宣传的并不是药剂,而是“汽水饮料“。
这样一来,人家不是去药店买,不是生病了才能买,而是在超市、日常的生活中想喝饮料就可以买。
这种焦糖色的液体一经出现,就让嗜甜的美国人爱不释手。
然而9 年后,北卡罗来纳州的药剂师凯莱布・布拉德汉姆也推出一款药剂,说是给消化不良的顾客配点 “胃药”。
但是在那个年代,美国人是连饭都不吃饱,可口可乐实在太好喝了才舍得花钱买,谁还再有钱去买助消化的东西呢?
不过后来这种“胃药“被美国最大糖果公司的老板查尔斯·古斯买下,将其打造成与可口可乐能够分庭抗礼的“劲敌“,百年商战正式开始。
不过一直以来,可口可乐似乎都是胜利的那一方,百事可乐则被叫作“万年老二”。
在过去 20 年的市值榜单上,可口可乐就像一位稳坐中军帐的老帅,20 次评选中 19 次戴着 “美国市值最大饮料公司” 的桂冠。
这个红色帝国的恐怖之处在于:全球每一秒钟就有 19400 瓶可口可乐被打开,每天有 17 亿人捧着印有白色飘带 logo 的瓶子畅饮。
单是中国市场,可口可乐就甩出 15 个品牌、50 多种饮料的豪华阵容,从北冰洋到魔爪,从纯悦水到美汁源,把不同年龄层的消费者都收进麾下。
2020 年,当疫情笼罩全球时,可口可乐在中国的 43 家工厂依然马力全开,用本土化供应链稳住了基本盘。
但百事可乐也不差,这个蓝色军团擅长在年轻市场搞事情,签约迈克尔・杰克逊、张国荣做代言人,把可乐变成潮流符号。
2024 年财报一出,百事可乐在中国市场狠狠刷了一波存在感。全年有机增长 6%,饮料销售增长 1%。
而可口可乐的 “左膀右臂” 太古可乐却栽了跟头,销量同比跌 1%,零售点也少了 1%。
那段时间,百事高层在财报会议上笑得格外灿烂,直言 “中国是我们最重要的战略市场”。
但在美国老家,百事可乐还是有点抬不起头,甚至地位不保,曾经的 “万年老二” 位置岌岌可危。
2023 年 Dr Pepper 饮料异军突起,抢走了百事的亚军宝座。
更扎心的是,当年轻人开始追求 “低糖零卡”,百事的经典款可乐在美国超市的货架上越来越难卖,营业额跌到了近五年最低谷。
这场暗战的残酷之处在于,两家企业连供应链的每一个毛孔都在较劲。
可口可乐靠 “地产地销” 策略,把浓缩糖浆厂建在波多黎各和佐治亚州,就近供应北美市场。
百事可乐则玩起了 “税务精明”,50 年前就在爱尔兰科克港建了浓缩液工厂,那里的低税率让每瓶可乐的成本比对手低了好几美分。
原本以为这种 “你攻我守” 的局面会一直持续下去,直到 2025 年特朗普政府的一纸关税令,让所有暗藏的火药桶都炸了。
2025 年,当特朗普政府宣布对等关税,从爱尔兰进口的产品也要征收10%的基础关税时,百事可乐的财务总监差点没晕过去。
百事可乐的浓缩糖浆原料一直是从爱尔兰进口的,然而特朗普的“对等关税”却让百事可乐狠狠受伤了。
这家躲在 “税务天堂” 里赚了半个世纪便宜的企业,突然要为每一批从爱尔兰运来的浓缩糖浆缴纳 10% 的关税。
算笔明白账:科克港工厂每年为百事供应全球 30% 的浓缩液,这意味着每年数亿美元的利润直接蒸发。
更要命的是,糖浆生产是可乐的 “心脏”,临时换厂谈何容易?那些印着 “爱尔兰制造” 的糖浆罐,此刻就像烫手的山芋,砸得百事股价当天暴跌 2%。
反观可口可乐,简直像提前算准了剧本。人家的浓缩液主要产自美国本土和波多黎各,本来就享受着 “本土保护主义” 的红利,关税大棒根本砸不到头上。
更绝的是,凭借《美墨加协定》,可口可乐在墨西哥采购铝罐时,成本比百事低了 18%。
要知道,一瓶可乐 30% 的成本都在包装上,这 18% 的差价,相当于在百事的伤口上又撒了把盐。
这场供应链战争的导火索,其实早在 2023 年就埋下了。
当苏丹爆发武装冲突,全球 70% 的阿拉伯胶供应突然断裂时,两家企业都慌了神。没有这种神奇的胶,可乐里的气泡根本锁不住,喝起来就像没气的甜水。
但可口可乐很快拿出了备案方案:在泰国和乍得紧急开辟新的胶源,甚至开发出合成替代品。
百事可乐仍旧依赖苏丹供应商,补货速度慢了半拍,2024 年上半年部分地区的可乐居然出现了 “没气” 的尴尬情况。
最让百事绝望的,是美国本土市场的失守。
当 Dr Pepper 带着 “天然香料” 的卖点抢占货架时,百事可乐不仅要应对新对手,还要消化关税带来的成本上涨。
为了保住利润,他们不得不给瓶装可乐涨价 5%,这在竞争激烈的美国超市里简直是自杀行为,消费者转头就去买更便宜的 Dr Pepper 或可口可乐了。
2024 年第三季度,百事在美国的市场份额跌到了 17.2%,而可口可乐稳坐 21.3% 的头把交椅,Dr Pepper 以 18.5% 的成绩踩着百事往上爬。
这场被特朗普点燃的战火,彻底撕开了两家企业的供应链底牌。
可口可乐像个装备精良的正规军,凭借本土化布局和多元供应链轻松避险。
百事可乐却像个依赖 “偏门” 的游击队,当税务天堂变成关税地狱,当单一供应商断了粮草,曾经的成本优势瞬间变成致命弱点。
参考信息:
极目新闻:两大可乐涨价,国产汽水发力 新一轮汽水大战拉开序幕
金羊网:可口可乐笑了,百事可乐哭了?特朗普关税大棒影响巨头之争
更新时间:2025-04-3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