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流派 :全国粽子种类大全

“端午佳节至,粽香飘万家。”每至端午,熟悉的粽子香飘满每家每户。

大家都知道,流传最广的便是为纪念屈原。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却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

粽子的起源还有其他说法,有观点认为粽子最初是用来祭祀祖先神灵的贡品 ,早在春秋之前就已出现。随着时间的推移,粽子从祭祀品逐渐演变为民间美食,走进了寻常百姓家。

粽子的发展历程,也是一部丰富的美食文化演变史。在漫长的岁月里,粽子不断创新和发展,从最初简单的糯米包裹,逐渐演变成如今口味丰富、形态各异的美食。晋代时,粽子成为端午节的节庆食物,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

唐代,粽子用米已“白莹如玉”,粽的形状出现锥形、菱形等。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粽子的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明清两代,粽子成了吉祥食品,参加科举考试的秀才要吃“笔粽”讨口彩。

如今,粽子的种类繁多,按地域可分为南北两大流派,每一派都有其独特的风味和制作工艺,具体南北粽子种类如下:

北方粽子

北京粽子:多为斜四角形,个头较小。常见馅料有红枣、豆沙等,口味偏甜,常搭配冰糖或红糖,口感甜蜜软糯。

山西黄米粽子:流行于北方部分地区,用大黄米代替糯米,粘韧清香,常以红枣为馅,别有一番风味。

西安蜂蜜凉粽,形似菱角,白莹如玉,无馅纯糯米制成。口感筋软凉甜,搭配蜂蜜等糖浆,芳香可口,清凉解暑,独具特色。

南方粽子

嘉兴粽子:浙江嘉兴的五芳斋粽子较为知名。有鲜肉粽、蛋黄粽等多种口味,其粽子糯而不烂,肥而不腻,其中鲜肉粽精选肥瘦相间的猪肉,味道鲜香。

泸州长棕:形如修长玉柱,造型独特。糯米紧实,搭配肥瘦相间的猪肉、板栗等馅料,咸香入味。粽叶清香渗入米中,蒸煮后软糯黏韧,口感层次丰富,咬一口油润不腻,风味浓郁。

广东粽子:个头较大,形状多样,有金字塔形、条形、三角锥形等。馅料丰富,有糯米、五花肉、绿豆、咸蛋黄、冬菇、虾米、瑶柱、栗子、花生等,咸肉粽是其代表,咸鲜香浓。

广东客家地区还有碱水粽(灰水棕),主要以糯米和草木灰水为主,味道原汁原味,偏碱一点,吃的习惯的人会觉得非常好吃,味道比较独特。

福建烧肉粽:选料讲究,配料多样,制作精细。色泽红黄闪亮,味道香甜,油润不腻,口感软糯,多种食材搭配,香气四溢,风味独特。

广西粽子:桂中地区有大枕头粽,一个粽子用半斤至一斤米,形似枕头;桂林地区有小枕头粽,更为精致。馅料通常有糯米、绿豆、五花肉等,味道醇厚。

云南竹筒粽:南竹筒粽以新鲜竹筒为容器,粽叶清香与竹香交融。糯米搭配丰富馅料,经蒸煮后米粒吸饱汤汁,软糯弹牙,竹筒赋予其独特烟熏气息,吃时劈开竹筒,视觉与味觉兼具好吃美味 。

四川粽子:有甜辣之分,多以咸味为主。在糯米中加入红豆、花椒、辣椒等原料,搭配腊肉、香菇、笋干等馅料,香糯可口,麻辣鲜香。

海南粽子:以柊叶为粽叶,有三角粽和枕头粽等形状。馅料有猪肉、咸蛋黄、虾仁、火腿、叉烧等,还会加入特制的卤汁,味道浓郁,具有独特的海南风味。

每到端午,无论身在何处,总会想起那熟悉的粽香,想起与家人共度佳节的温馨时光 。不管在哪吃上一口粽子,总会记得家乡的味道 。

你家乡的粽子上榜了吗?或者你知道还有那些粽子,欢迎留言哦。(文/凡客修心微信公众号 侵删)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26

标签:美食   流派   粽子   种类   大全   全国   糯米   屈原   味道   竹筒   独特   风味   口感   楚国   枕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