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南通首富到一无所有,沦为众人围观的笑柄。
陈锦石背后不仅仅要面对天价债务,还有数十万股民的血泪控诉。
新浪财经—2020年8月31
在2024年4月的投资者大会上,面对股东的质疑和媒体记者的询问,陈锦石只能选择沉默。
毕竟此时的他只能选择“保壳求生”,现在的中南建设已经被资本踢出了市场。
陈锦石
这次中南建设牵扯到的不仅仅是陈锦石自己,就连他的女儿陈昱含也同样被卷进了这场“生死局,父女俩在股民面前仅有的优越感荡然无存。
不过相对于陈锦石的处境,股民更多关心的是中南建设能否逆风翻盘重新振。
这场堪比电影情节的商战,注定让无数人屏息以待。
陈锦石在创业时到底干了什么,竟让一个上市公司在短短15年间就走向了落败?
陈昱含
如今的房产市场经济正在面临的“寒冬时代”,多处地区的房价开始下跌,烂尾楼到处都是。
而中南建设从2023年,年度报告来看,公司在报告期内实现了营业收入684.88亿元,同比增长16.01%。
数据虽然有上涨趋势让股民东相对来说比较放心。
但是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达52.9亿元,业绩持续下滑,让中南建设的股价也陷入低迷。
在2024年5月份左右ST中南的股价已经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1元,中南建设公司的股票暂停交易,随时面临着被退市的风险。
图片仅供参考
过去几个月的ST中南的股价持续走低,未能有效扭转颓势。
此种情况不仅给投资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给公司自身的运营和发展带来了严重压力。
可到底是什么原因的让中南建设从辉煌走到了落寞。
回看陈锦石的发家史,不免让人有点唏嘘,原来从一开始就为如今的局面埋下了伏笔。
图片仅供参考
陈锦石16岁便离开了家乡,开始了他的打工生涯。
但没有雄厚的背景在社会上也到处碰壁,当时的建筑行业正在欣欣向荣。
陈锦石凭借对时代经济的敏锐性,以及扎实的手艺,迅速从一名普通的包工头,崭露头角。
1988年,陈锦石带着28名乡亲组成施工队,前往山东东营接下了第一单生意。看似不起眼的创业起点,却为中南建设的崛起埋下了伏笔。
短短十年间,他从一名默默无闻的小包工头,发展成了当地的建筑大亨。2005年,他拿到南通CBD项目,并迅速将其发展成一个亮眼的地产标杆。
2005年在5000万元的资金支持下,陈锦石成功进入房地产市场,并且一发不可收拾。
到2019年,已经是南通的首富,凭借着中南建设的发展,年销售额突破2000亿元大关,身家高达140亿元,位列中国胡润百富榜。
图片仅供参考
此时的陈锦石可以说是风光无限,可能因为早年的疯狂冒进地基不稳,对之后上市失败埋下了伏笔。
陈锦石他早期的成功主要是通过“高杠杆、高周转、高负债”的经营模式来实现的。
这种模式要求中南建设在资金上进行大规模的借贷,以保证项目的快速推进,并依赖于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升值。
但是时代经济是瞬息万变的,随着市场的波动,这种依赖杠杆的模式越来越难以为继。
从2020年起,房地产市场的压力开始逐渐显现,房价逐渐停滞,公司负债逐步增加。而中南建设在经历多年的高速扩张后,资金链最终撑不住直接断裂。
此时的陈锦石并不服输,面对巨额债务他和他的团队开始了“自救之路”。
图片仅供参考
刚开始能够想到最好的方法就是提振市场信心来稳定股价。2023年,陈锦石组织了6名高管增持股份,并计划以500万至1000万元的自有资金,来购买公司股份。
但这并未能彻底解决公司面临的财务困境,反而将整个公司推向了更加深不可测的困局。
陈锦石还试图通过引入外部投资者,进行战略重组和债务化解。
图片仅供参考
2023年,太盟投资集团等机构介入洽谈债务化解方案,甚至提出股权交易,但在时间的推移中,所有的自救举措都未能有效改变中南建设的退市命运。
2024年,ST中南的股价彻底崩溃,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1元,最终遭遇深交所的退市决定。这一决定,犹如一记重锤,砸向了整个中南建设的心脏。
图片仅供参考
这下中南建设翻身困难,股价的崩塌,曾经的地产巨头竟然会面临如此惨烈的局面。房地产行业的“寒冬”给了中南建设致命一击,也让陈锦石陷入了深深的自责和无奈之中。
退市的最终结果并非陈锦石和中南建设希望看到的,但也是无力回天的,最后中南建设负债总额已超过33亿元,陈锦石三十多年的努力也转头成空。
图片仅供参考
时代造就英雄,但时代变化也是瞬息万变,中南建设的债务危机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其长期高杠杆经营模式的必然结果。
即便面临如此严峻的财务危机,陈锦石也并未放弃对中南建设的希望,仍是积极寻找融资化债的机会,可惜资本市场对于中南建设的信任早已破裂,融资渠道受限,债务问题依然困扰着公司。
图片来源网络仅供参考
中南建设能否成果翻身仍是未知数。
这位“昔日首富”的堕落,不仅仅是他个人的失败,也映射了一整个时代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它的成长一直与南通和一些三四线城市紧密相关。
图片仅供参考
随着房地产行业进入寒冬,三四线城市的楼市成为了最早遭殃的地方房产的价值下跌得非常快。
这就让中南建设在面对债务危机时,发现自己在市场中的融资空间大大缩水,原因很简单——它手上的优质资产实在太少了。
图片仅供参考
陈锦石的的负债危机也提醒我们,任何过度依赖外部资金、忽视内在风险控制的商业模式,最终都可能变成一场豪赌。
财富的积累固然让人兴奋,但如果在追逐财富的过程中忽视了风险与责任,那终究会付出沉重的代价。
文/编辑:Q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网官方账号”——(中南建设将被终止上市,董事长为前南通首富)
信息来源:“华尔街见闻官方账号”——(南通首富,无力回天)
更新时间:2025-05-0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