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坑孩子的方式,就是妈妈对孩子过度信任和过度共情,得赶快觉醒

父母爱孩子是一种本能,想对孩子好是不由自主的决定,任劳任怨,不求回报。

但负责地说,最坑孩子的方式就是父母过度信任孩子和过度共情。

这样的养育方式之下,会让孩子既自大又自卑,会变得眼高手低,又很玻璃心。

01

在答疑父母的过程中,发现父母太爱孩子,太共情孩子,会有很大的副作用:

孩子会相当任性,自己想怎样就怎样,一旦父母不满足自己,就会发脾气和东西,父母一看到孩子这样又生气又害怕孩子,不得不妥协;

孩子会相当依赖父母,无论是情感上还是心理上和生活上,一旦遇到困难,就会立马启动逃跑模式,烂摊子交给父母收拾;

孩子在家当小霸王,出门变得沉默和不敢反抗,太在意外部评价,而压抑自己的情绪。

父母对孩子有多溺爱和包办,有多过度共情和心疼,反过来都变成了孩子在处理问题上的拦路虎。

太过用力托举的父母,会变相让孩子变得无能和逃避责任,这样的爱只会坑了孩子。

当父母之爱变成溺爱与纵容时,孩子就会变得又任性又胆怯。

02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都想为孩子多做一点,再多做一点。

都希望用多操心和多帮孩子一点,让孩子少走点弯路,少受点挫折,少浪费点时间。

这样直升机父母,在孩子幼年的时候,的确起到了托举和帮助的作用,孩子的成长过程非常顺畅,一路耀眼。

可是到了青春期,尤其是到了初高中时,遇到了更多优秀的人,即便有父母的帮衬,孩子也没办法做到轻松地脱颖而出。

这时孩子就会变得自卑和落差,但高傲的孩子有着一种天然的自负感,既不愿意承认自己的胆怯,又无法接受现实的落差。

所以会在父母面前表现得很自负,让父母差点相信孩子是自信过度,所以从来不会怀疑孩子情绪上会出现问题。

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出现一些情绪问题,会厌学,会隔三岔五请假,也会变得浮躁。

过度信任和过度共情,会让家长陷入一种虚假繁荣,也会跟孩子边界不清,共生关系过于密切。

03

在我养育孩子18年的过程中,走过很多弯路,也做错过很多选择,才明白:

对孩子爱的最好方式就是温柔有边界。

曾经我也是一个全然包办和高控的妈妈,孩子的一举一动都在我的视线范围内,不允许孩子有任何偏差。

对孩子有时过度信任,有时过度共情,对孩子的所有事比他自己还要上心。

这样爱孩子的方式,只有苦劳,但从长远看并无功劳。

即便在短期内会有一个比较好的结果,但从个人体系发展上来说,会踩坑更多。

这两三年来,我一直在温柔有边界的路上靠拢,大部分时间跟孩子之间的边界感还是清晰的。

像学习方面,几乎做到了99%的放手,不再干预孩子怎么学,学什么,也不在乎成绩和排名。

像生活方面,只提建议,不再强制要求,孩子想听就听,不听就算了,不勉强,也不游说。

但在心理和情感方面关系还是比较密切,这也会造成孩子有问题就会直接找我,而产生依赖关系。

即便我是做家庭教育,我懂心理学,但也不能随时帮孩子解决所有问题。

因为习惯性依赖,所以孩子很难一时半会去自适应,更多是有解决不了的情绪与卡点,第一时间找妈妈。

这也有两面性,一方面是孩子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问题,另一方面是产生过度依赖。

但家长总有解决不了问题的时候,家长也不总是全能的。

所以这时的过度共情,短期会起到有益作用,但从长期和体系来看,会起到反作用。

因为孩子并没有真正长大,也没有学会独立面对和自主处理。

妈妈对孩子过度的帮助,也会产生边界不清,共生过于密切,反而会做出错误的决定。

因此,后退一步,保持课题分离,通过不断的觉察,找到“这到底是谁的问题,是家长的问题家长负责,是孩子的问题家长就不能越俎代庖”。

课题分离,因需而爱,才是帮助孩子构建人格体系完整的重要一步。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2

标签:育儿   孩子   妈妈   方式   父母   边界   家长   情绪   溺爱   体系   关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