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满中秋 “童”享国庆!瓮安萌娃创意玩法点亮家国情怀

当中秋的桂香遇上国庆的“中国红”,黔南州瓮安县天文镇幼儿园的孩子们把校园变成了创意乐园。9月28日至30日,一场以“‘悦’满中秋,‘童’享国庆”为主题的特色活动热闹开启,没有刻板的讲解,没有单调的表演,孩子们用小手、小脚、小脑袋,玩出了属于童年的别样双节。

操场变身“欢乐秘境”,小身影走出大气场

9月28日,这一天的幼儿园操场,像是被施了魔法。往日熟悉的跑道成了“阅兵场”,大班孩子穿着统一的小制服,挺着小胸脯、甩着小胳膊,一步一顿地走着正步。虽然有的孩子顺拐了,有的脚步歪了,但眼神里的认真劲儿丝毫不减,路过观礼的老师和小班弟弟妹妹时,还会用力挥舞小国旗,活脱脱一群“迷你小战士”。另一边的中秋游戏区更像童话世界:“玉兔送福”关卡里,孩子们踮着脚用圈圈套“胡萝卜”;“月饼工坊”中,小手捏着彩泥做出歪歪扭扭的“月饼”,连掉落的彩泥碎屑都成了“桂花馅”。最热闹的要数红歌联唱环节,《歌唱祖国》的旋律刚起,孩子们就像被按下了“合唱键”,有的扯着嗓子唱,有的晃着身子打节拍,连刚入园的小班萌娃都跟着哼起“我爱你,中国”,稚嫩的歌声裹着桂花香飘出老远。

创意“魔法时刻”,小物件拼出大情怀

如果说第一天是“欢乐派对”,那9月29日就是孩子们的“创意实验室”。小班教室飘着胶水的香味,孩子们正给白色卡纸“穿红衣服”——他们用小刷子蘸着红颜料,小心翼翼地涂满卡纸,再把黄色五角星贴在中间,有的孩子还在国旗边缘画了小爱心,“这是我给祖国妈妈的礼物!”中班的“山河创作室”里,树叶成了“画笔”:银杏叶拼出“长城”,枫叶叠成“香山”,孩子们蹲在大幅中国地图上,一边摆树叶一边念叨:“这里是北京,要贴最红的叶子!”最震撼的是大班的“蛋糕工坊”:纸箱当底座,积木堆成“奶油”,彩色纸剪成灯笼、五角星贴在“蛋糕”外层,几个孩子还搬来小椅子站在上面,给“蛋糕”顶加了个“生日快乐”的纸牌。“这是给祖国的76岁蛋糕!”孩子们举着作品欢呼,脸上沾着的胶水、彩纸碎,都成了最特别的“装饰”。

当天下午,多媒体室里还上演了“家国小课堂”:孩子们盯着屏幕里《南京照相馆》的老照片,好奇地问“这是以前的中国吗?”看到国庆大阅兵的坦克、飞机时,有的孩子激动地拍桌子,有的拉着老师的手喊“我以后也要保护祖国!”爱国的小种子,就在这一声声提问、一阵阵欢呼里悄悄发芽。

文化“小课堂”变“故事会”,安全叮嘱藏进儿歌里

9月30日,是活动最后一天,老师们把“文化课”变成了孩子们爱听的“故事会”:小班老师拿着嫦娥、玉兔的手偶,讲“嫦娥奔月”的故事时,孩子们瞪着眼睛问“玉兔真的在月亮上吗?”中班老师用动画讲国庆节的由来,还拿出小国旗、国徽模型,让孩子们摸一摸、认一认;大班老师则带着大家做“中秋美食小调查”,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我家吃月饼!”“奶奶做了桂花糕!”课堂变成了热闹的“分享会”。

最贴心的是结尾的安全提醒:老师没讲大道理,而是教了一首安全儿歌——“过马路,看红灯,假期不去水边玩;吃月饼,别多吃,健康快乐过双节”,孩子们跟着拍手唱,不知不觉就把安全知识记在了心里。

这场别具一格的双节活动,没有华丽的舞台,却有孩子们最真实的快乐;没有复杂的流程,却让文化与爱国情怀悄悄住进孩子心里。当孩子们举着自己做的国旗、捧着“蛋糕”作品时,那些沾着颜料的小手、带着笑意的眼睛,都在诉说:这才是童年该有的双节模样!

特约通讯员 陈映池

编辑 杨睿

二审 廖波

三审 王宁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04

标签:育儿   瓮安   创意   玩法   中秋   国庆   情怀   小班   老师   孩子   国旗   卡纸   月饼   蛋糕   玉兔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