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因消费级芯片被讨伐毫无道理,比亚迪早已用实践证明了可行性


最近某车企被曝用消费级芯片替代车规芯片,成本降了三分之一,但整车安全风险飙升。

汽车不是快消品,拿用户生命安全换利润的试探必须喊停!

看着网上争论消费级芯片能不能上车,挺魔幻的。

车规芯片得扛零下40度到150度极端温度,经历上千次冷热折磨测试,设计寿命至少15年,百万个里顶多出1个次品。

消费级芯片呢?

撑死用三五年,故障率放500倍,日常手机死机重启就算了,放车上是要命的。

奥迪那位老哥说得实在:汽车高速行驶时芯片要是突然罢工,刹车失灵、气囊不炸,后果谁敢想?

某些企业动这心思,怕不是把用户当小白鼠。

更寒心的是成本账。

省下的芯片钱根本到不了消费者口袋,倒是车企利润表能好看点。

可这代价是什么?

车规芯片从设计到生产都贵,就贵在魔鬼测试上——电磁干扰、高强度震动、连续千小时高温烘烤,这些测试消费级芯片压根没经历过。

现在某些车机系统死机黑屏频发,要是动力控制、刹车系统再用消费级芯片,简直埋雷。

有研发人员私下吐槽,安全气囊芯片要是没达到ASIL D最高安全等级,出事时打不开就是杀人。

最近老刷到“车规级纸巾盒”的段子,讽刺拉满。

纸巾盒标车规是噱头,芯片降级可是玩命。

某些车企赌的就是故障概率,可对车主来说,摊上就是100%的悲剧。

中国汽车正拼海外市场,这时候要是有企业带头用消费级芯片,等于给外媒递刀子。

“中国车连芯片都偷工减料”的帽子扣下来,整个行业都得遭殃。

省成本别在安全上动脑筋。真当消费者是傻子?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21

标签:科技   毫无道理   小米   可行性   芯片   成本   测试   刹车   消费者   奥迪   用户   故障率   汽车   系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