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以色列这一仗,让中国改变了想法,普京终于等来天赐良机?

2025年6月,中东突然炸了锅,伊朗和以色列干了一仗。这事儿不光把中东搅得天翻地覆,连远在东亚的中国和北边的俄罗斯都跟着震了三震。短短12天的冲突,直接把全球能源市场搞得鸡飞狗跳,油价蹿得比火箭还快。中国一看这架势,能源安全这根弦绷得紧紧的,赶紧调整策略,找更稳妥的路子。而俄罗斯那边,普京瞅准了机会,觉得自己等了这么多年,终于逮着个天赐良机,能把天然气卖给中国,打开新局面。

第一部分:普京这个人,谁啊?

要聊这事儿,先得说说普京是谁,毕竟他在这场戏里是个关键角色。普京,全名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普京,1952年10月7日生在苏联的列宁格勒,也就是现在的圣彼得堡。那时候苏联刚打完仗没多久,日子不好过,他家也不例外,爹是退伍兵,妈在厂里干活,住的还是个小破公寓。普京小时候挺皮实,喜欢柔道,这玩意儿后来也影响了他从政的风格——讲究个稳准狠。

1975年,普京从列宁格勒国立大学法学系毕业,直接进了苏联的克格勃(KGB),干起了情报工作。他在东德待了好些年,冷战那会儿的氛围让他学会了怎么观察局势、抓机会。1991年苏联散伙后,他回了圣彼得堡,给市长当顾问,算是正式混进政圈。到了1996年,他被调到莫斯科,进了总统办公厅,爬得挺快。1999年,叶利钦把他提拔成总理,年底干脆把总统位子交给他。2000年,普京正式当选总统,从那以后,他就成了俄罗斯的扛把子。

普京这人,干事儿风格硬,手腕也挺狠。他上台那会儿,俄罗斯刚从苏联解体的乱摊子里爬出来,经济烂得不行。他靠啥翻身?能源。俄罗斯有全球最大的天然气储量,还有一堆石油,普京就拿这些当筹码,把能源出口搞成了国家战略。加斯普罗姆这家国企成了他的得力助手,北溪管道一通,欧洲那几年都得靠俄罗斯供气,日子过得挺滋润。不过2014年克里米亚的事儿一闹,西方开始制裁俄罗斯,2022年乌克兰冲突又加了把火,欧洲市场基本凉了,普京只能把眼睛往东边瞟,盯着中国。

2019年,中俄弄了个“西伯利亚力量1号”管道,从西伯利亚直通中国东北,每年能送380亿立方米天然气。这事儿普京特别上心,亲自去剪彩,风雪里跟中方握手,挺有排面。2024年5月,他又跑北京,跟中国领导人聊“西伯利亚力量2号”,这条管道计划从亚马尔半岛经过蒙古国,送到中国东部,年输气量500亿立方米,比1号还猛。这项目要是成了,俄罗斯能价值就大了,能直接补上欧洲那块儿的窟窿。

普京不光盯着能源,他还想把中俄关系往深里整,经贸、军事、外交都得抓。不过,俄罗斯在远东有点儿小气,比如图们江出海口这事儿,谈了好多年没啥进展,说明普京对华合作还是留了一手。2025年6月,伊朗以色列打起来,普京一看,这不就是天上掉馅饼吗?赶紧推能源合作,想借着这股东风把俄罗斯的天然气卖出去。他的算盘打得响,但能不能成,还得看后面怎么谈。

普京在俄罗斯国内争议不小,有人觉得他是救国英雄,有人说他搞独裁。不过在国际上,他的影响力没得说。这次中东乱局,给了他一个新舞台,能不能玩转,就看他的本事了。

第二部分:伊朗以色列这一仗,咋回事儿?

2025年6月13日,中东突然炸锅了。以色列冷不丁动手,派战机轰了伊朗的核设施和军营,12天里打得昏天黑地。伊朗也不是吃素的,反手就扔导弹和无人机,瞄准以色列南部港口。霍尔木兹海峡附近乱成一团,油轮都不敢动了,全球能源市场直接炸了,油价一天涨了11%,吓得人心慌慌。

这地方为啥这么重要?霍尔木兹海峡是全球20%的石油通道,伊朗要是真把它封了,油价得飞天。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石油进口国,六成的液化天然气(LNG)都得走这儿,冲突一起来,上海的原油期货蹭蹭涨,交易员忙得满头汗,北京的能源部门连夜开会,算着海峡要是堵了,工业和民生得咋办。专家说得很明白,供应链一断,麻烦大了。

俄罗斯这边也有自己的苦。2024年初,乌克兰不让俄罗斯天然气过境了,欧洲的订单掉了一大半,财政报表红灯直闪。普京跟副总理诺瓦克盯着地图,盘算着“西伯利亚力量2号”,这条线要是通了,500亿立方米天然气直奔中国,能把欧洲的亏空补上不少。6月15日,冲突第三天,俄罗斯外交部放话,说愿意给中国稳稳供气,诺瓦克在电视上喊得挺响,加斯普罗姆的人第二天就飞北京,跟中石化掰扯价格和输气量。

中国这边,想法也在变。6月20日,伊朗导弹砸了美国在海峡附近的基地,油价又涨20%,北京坐不住了,赶紧说要搞多元化,少靠海运,多弄管道气。俄罗斯的提议来得正好,6月22日,加斯普罗姆老板米勒跑北京,递了个详细计划,说俄气田绝对够用。6月24日,美国搞了个停火协议,冲突消停了,油价回落点儿,但特朗普警告说中东还得乱,中国更觉得得抓紧了。6月26日,普京跟中国领导人视频聊,敲定加快谈判,普京说得特硬气,说中俄合作是大局。

不过,中国也没全指着俄罗斯。6月底,中国跑去哈萨克斯坦开中亚峰会,签了110个合作协议,油气开发也算在内。中亚的气没俄罗斯多,但风险低,条件也灵活,给中国跟俄罗斯谈价多攒了点儿底气。

第三部分:后面咋发展?普京咋收场?

冲突停了,能源市场缓了口气,但影响没散。中国铁了心要搞管道气,“西伯利亚力量2号”谈得热火朝天。

不过,这事儿没那么简单。价格还得磨,俄罗斯想要欧洲价,中国想压低点儿。蒙古国这条过境线也不省心,收多少钱、环保咋弄,都得掰扯清楚。蒙古总理说要绿起来,但具体咋干还得看。中俄过去有点儿疙瘩,比如远东的地盘和图们江的事儿,俄罗斯老端着架子,怕中国占便宜,中国也精着,不想全押俄罗斯。

再说市场,全球气价飘忽不定,中国自己也在挖页岩气,长远看可能用不着那么多进口气。中亚和澳大利亚也在抢生意,俄罗斯得拿出真本事。技术上,这管道得过西伯利亚和蒙古的硬地儿,冷得要命,还得防地震,工程不小,中国东部的管网也得升级。

往大了说,这事儿不光是买卖气。中俄要是真搞成了,亚洲的能源格局得变,俄罗斯能多站稳脚跟,中国也能少看中东脸色。普京这把要是玩好了,俄罗斯经济能回口血,他在国内的位子也更稳。但要是谈崩了,或者中国跟中亚走得更近,普京就得另找路子。

中俄关系这几年靠得近,但真要掏心掏肺,还得看行动。普京这人,精得很,2025年这仗给了他机会,能不能抓住,看他咋出牌。未来几十年,这俩大国的能源合作,估计会是全球的一大看点。

伊朗以色列这仗,把中国推着改了能源路子,也给普京开了个口子。“西伯利亚力量2号”能不能成,关系着好多事儿。你觉得这仗真能让中俄彻底搭上线,还是说这俩老狐狸还得斗智斗勇一阵子?底下留言聊聊呗!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01

标签:财经   以色列   伊朗   天赐良机   中国   想法   俄罗斯   西伯利亚   能源   欧洲   中亚   中东   苏联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