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下佩通坦的泰国新总理,祖籍广东江门,请记住他的中文名陈锡尧

换下佩通坦的泰国新总理,祖籍中国广东江门,请记住他的中文名陈锡尧。

9月5日,广府人第三代陈锡尧以阿努廷(Anutin Charnvirakul)之名登顶泰国政坛,成为泰国第32任总理。

回顾他的发家史,这不仅是一个华裔家族三代南洋奋斗的巅峰回响,更是一场在君主、民粹与现实之间惊险走索的政治平衡术。

【三代南洋路:从江门六堡村到曼谷权力中心】

1920年代,广东江门新会区罗坑镇六堡村的陈以钧,像无数下南洋的华人一样,踏上异国求生之路。

他在泰国投靠钟姓碾米厂老板,从基层做起,积攒资本后自立门户开设五金店,逐步在曼谷站稳脚跟。

这位第一代华裔并未止步于经商,而是积极投身侨社事务,长期担任广肇会馆要职,参与创办广肇医院、广肇中学等公益机构,成为泰国粤籍华侨中颇具声望的领袖人物。

陈以钧之子陈景镇(泰名差瓦拉·参威拉恭),生于曼谷,接受泰国精英教育,毕业于国立法政大学经济学系。1962年,他以50万泰铢创立“中泰工程与建设公司”——名字中的“中”字,正是家族血脉的无声宣言。

公司从金属加工起步,逐步发展为泰国最大建筑承包商之一,承建素万那普机场、国会大厦等国家级工程,并成功上市。

商业成功之后,陈景镇步入政坛,历任财政部副部长、卫生部长、代理总理、内政部长,横跨商政两界,奠定家族政治根基,现在是泰国广肇会馆的终身名誉会长。

第三代陈锡尧(泰名阿努廷·参威拉恭),也就是泰国新总理,1966年生于曼谷,自幼在粤语环绕的家庭中成长。他公开强调:“我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都来自中国,我是100%的中国人后代。”家中日常交流皆用粤语,中华文化的价值观——尊祖、孝亲、勤勉——深深嵌入其人格底色。

尽管接受美式工程教育(纽约霍夫斯特拉大学工业工程学士)与泰国MBA训练,陈锡尧的身份认同从未动摇。

他不仅是“华裔”,更是主动宣称“中国人后代”的政治人物,这一身份成为他日后政治叙事的核心资产。

【从他信门生到保皇旗手:一场静默的转身】

陈锡尧的政治起点,竟与客家人第四代他信(中文名:丘达新)同源。

1996年,他借父亲差瓦拉在政坛的影响力,进入外交部担任顾问,随后加入他信创立的泰爱泰党,成为他信早期政治班底的一员。

2004年起,他先后出任卫生部副部长、商业部副部长,俨然是他信体制内的技术官僚。

然而,2007年泰爱泰党被宪法法院解散,陈锡尧遭五年政治禁令,被迫退出权力舞台。这段“流放期”成为其政治转型的分水岭。

他转而学习飞行,组建私人飞机队“翼心救援团”,自费运送器官、救助病患,塑造“生命摆渡人”的亲民形象。

更重要的是,他远离了他信的民粹路线,转向保守主义与君主立宪体制的坚定维护者。

2012年,他接掌自豪泰党(Bhumjaithai Party),把“自豪的泰国人”从边缘小党发展为国会第三大党。该党素有“政坛变色龙”之称,无固定意识形态,唯以权力为依归。

陈锡尧带领该党先后与军方背景的巴育政府、他信家族的为泰党合作,始终位居副总理要职。

但在2024年大选后,当为泰党推举他信之女佩通坦出任总理,陈锡尧虽表面合作,实则暗中疏离。

转折点出现在2025年6月“通话门”事件——佩通坦被曝与柬埔寨前首相洪森密谈,涉嫌违宪。阿努廷立即带领自豪泰党退出执政联盟,公开切割。

【三方角力下的过渡总理:权力的短暂平衡术】

2025年9月5日,陈锡尧以阿努廷之名,当选泰国第32任总理,却难掩其“过渡人物”的本质。

当前的泰国政坛呈现三方鼎立:

一是他信家族的为泰党,代表他信的政治遗产,主张温和的民粹改革,但因“通话门”失去执政合法性;

二是原名远进党的人民党,由更加激进的年轻改革派组成,主张修改象征泰国皇权至高无上的刑法冒犯君主罪(第112条),去年遭宪法法院解散,如今借壳重生,并成为最大在野党;

三是陈锡尧带领的自豪泰党,倾向于“保皇”的实用主义政党,无明确意识形态,唯以保权为先。

陈锡尧之所以能上位,关键在于人民党的“造王”支持。但这一支持附带严苛条件:四个月内,必须推动修宪公投;并解散国会,为新一轮大选铺路。

这意味着阿努廷政府从诞生之日起,就注定短命。他无法组建多数派政府,施政将处处受制于人。泰国政治学家提蒂南指出:“泰国已陷入‘选举-危机’的循环,选出新总理不等于动荡结束。”

更深层的矛盾在于,最大在野党人民党追求制度改革,而自豪泰党是现行体制的受益者。

纳塔蓬·丹功(Natthaphong Ruengpanyawut)带领的人民党要打破君主制禁忌,自豪泰党却高举保皇旗帜。这种根本性对立,注定利益联盟脆弱不堪。

【执政前景:亲华牌背后的现实算计】

回到人物本身,华人政商世家出身的陈锡尧,执政路径清晰可辨:以“亲华”为外交主轴,换取经济红利。他多次强调“中国是泰国最重要战略伙伴”,在哈尔滨亚冬会用中文致辞,推动中泰铁路二期落地,无不凸显对华亲密姿态。

陈锡尧深知,打“华裔牌”最能触动中国舆论神经。他在机场迎接中国游客、悬挂“中泰一家亲”横幅,是一场精心设计的政治表演——既满足民族情感,又服务国家利益。

然而,这种亲华路线在泰国国内并非无懈可击。泰国军方与保守势力对“过度倚中”始终存疑,而人民党改革派也警惕中国影响力的扩张。

【结语:一个时代的过渡符号】

陈锡尧不是他信,也不是英拉。他没有家族式的政治狂热,也没有革命性的改革蓝图。他是一位精于算计的实用主义者,一位在禁令中学会飞行的政客,一位用粤语维系华人身份、用亲华换取资源的过渡总理。

他的上台,不是变革的开始,而是泰国旧秩序的又一次自我修复。他信家族退居幕后,军方默许其上位,人民党借其过渡——各方势力在短暂妥协中达成脆弱平衡。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09

标签:历史   泰国   祖籍   中文名   总理   人民党   政治   曼谷   政坛   南洋   自豪   家族   粤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