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名分不定,则纷乱起

《史记》:文公有二妃:长妃齐女为哀姜,生子恶及视;次妃敬嬴,嬖爱,生子俀。俀私事襄仲,襄仲欲立之,叔仲曰不可。襄仲请齐惠公,惠公新立,欲亲鲁,许之。冬十月,襄仲杀子恶及视而立俀,是为宣公。哀姜归齐,哭而过巿,曰:“天乎!襄仲为不道,杀適立庶!”巿人皆哭,鲁人谓之“哀姜”。鲁由此公室卑,三桓彊。

一、名分由定到不定

鲁人错一:废长立幼

古人立长不立幼,就是为了定名分。如果因爱立、或者因贤立——这就是使名分不定。那么,诸子之间就会存在大量的竞争,诸子就需要借助士大夫的力量——就必须许诺士大夫各种各样的好处——这是损王室而肥士大夫。于是,

1、王室的力量和地位就有损

2、士族的力量和地位就增强。

长此以往,王室的权力和资源就越来越削弱,而士族的权力和资源就越来越庞大,最终形成力量对比的翻转,于是下就可以逆上、下就可以代上。


这就是鲁公室卑的第一个道理。——相对大臣卑了。


于是封地就会像齐国和晋国一样,一者田氏代齐,一者三家分晋。


当然,并不是说立长不立幼就是对的,而是说这是一种定名分的方式——这种方式是客观的——在所有人眼里,在这个标准下,都是会得出唯一相同的结果。——可以有其他客观性标准,只要是唯一性的结果就行。——比如,从长子到嫡长子。——这都是唯一性的。


而爱和贤——都是主观的——不同的人眼里,有不同的爱、有不同的贤——于是在这个标准下,各人就会得出不一样的各种结果。


二、内争和外斗

鲁人错二:借助外力干涉

鲁人争权,借助了外力的干涉。当王室内部互相竞争时,就是一种内斗。当内斗时,就会,

1、求助外援,与外人亲,与亲人仇。

2、当需要外斗时,自己就处于腹背受敌的状态,内部的敌人、外部的敌人共有,而自己也不能放手一搏(因为还要放一部分力量防着内部的敌人)。

3、反之内部团结的,则自己人为自己的后备,无后顾之忧,于是对外作战,就更有力量。

最终,一个有后援,一个无后援的差别。一个要分散力量,一个能够集中力量的差别。此消彼长之下,王室一族的力量就少了很多。


竞争,很多时候是好事,但王室内部的这种竞争并不是好事!——这是一种分裂的竞争。——损有余而补不足。


而王室,其实要的是损不足、而补有余——让王室越来越强。


因为求助于齐国,那么鲁君就在齐君面前的地位下降了——谁定谁?——第一个谁才是更高贵者。也即鲁君在齐君面前卑了。


这是鲁公室卑的第二个道理。——相对其他齐公室卑了。


类似的道理,古代的时候,宗族的嫡长子对家族其他子女,有绝对的权力——这也是定名分——这也是为了让自己的家族不要内斗,而让嫡长子可以整合内部全力——对其他氏族竞争,以实现氏族家庭的向上。


小结,

1、名分从定走向不定,那就是引起竞争了(竞争就是定名分)。自己人可以争,那么慢慢的外人也会加入进来争,终有一天被外人争去了。

2、内斗,则外争无力——因为,力量就分散成既要防内、又要防外。

3、内部团结,则外争有力——因为力量就集中和专一,并且内力为内力的后援。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22

标签:名分   史记   士族   诸子   士大夫   王室   后援   长子   纷乱   外人   力量   竞争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