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仁好药家庭常备 健康无忧

从上周末开始,北京气温“断崖式”跌到了历史新低。很多人朋友圈里“阿嚏”声一片。这种天气,一不小心就可能被风寒感冒“盯上”。



别急,今天咱们就从中医的角度,聊聊如何见招拆招,守护您和家人的健康!



低温,你的身体正在经历什么?


中医讲究“天人相应”,北京前几天的降雨和本轮气温骤降,在中医看来是 “寒”与“湿” 两种邪气联合入侵的结果。[1]


寒主收引:寒气会让毛孔收缩,阳气被束缚在体内,无法正常宣发。这就像突然给身体“关窗”,导致内部热量散不出去,外部寒气又进不来,容易形成“外寒内热”的复杂局面。



湿性黏滞:连绵雨水带来的湿气,会阻碍人体气机运行。湿邪就像给四肢裹上湿毛巾,让人感到头重如裹、四肢酸懒。[3]


这两种邪气联手,正是秋冬感冒的“罪魁祸首”。[2]


为什么天冷,风寒感冒就来袭?


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但在气温骤降时,我们的“正气”(即免疫力)会面临三重挑战:

卫外不固:毛孔遇冷收缩,人体第一道防线(中医称“卫气”)的反应速度会变慢,给风寒之邪可乘之机。


肺首当其冲:“肺主皮毛”,开窍于鼻。寒气最先侵犯的就是肺系,导致肺的宣发功能失常。[2]



内外失守:户外寒风侵袭,室内暖气燥热,一冷一热的频繁切换,让身体的调节系统“疲于奔命”。


所以说,不是感冒病毒变强了,而是我们的防御系统在天气突变时变得更脆弱了!


风寒感冒的信号,你捕捉到了吗?


感冒也分“寒”与“热”,对症下药才能好得快!如果您出现以下典型症状,很可能是风寒感冒在“敲门”。同时,我们也列出了风热感冒的典型症状以供对比鉴别。[4]



应对风寒感冒的中医智慧


感冒清热颗粒的配方,深刻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智慧。


驱散寒邪“先锋队”:方中荆芥穗、薄荷、防风等药材,性味辛散,帮助身体重新打开毛孔,驱散在表的寒邪。


解除肌表紧张“生力军”:紫苏叶、葛根能解肌发表,有效缓解因寒邪导致的颈背僵硬、周身酸痛。

清解内热的“守护者”:更妙的是,方中加入了芦根、苦地丁等成分,能清解因阳气郁闭而产生的内热。



感冒清热颗粒疏风散寒,解表清热。用于风寒感冒,症见头痛发热,恶寒身痛,鼻流清涕,咳嗽咽干。[3]


感冒清热颗粒服用小窍门


“趁热服”窍门:用温热的水冲服药物后,可以喝一碗热粥或一杯姜枣茶,帮助身体微微发汗,助力药力驱邪外出。


“时机”窍门:在感觉有点怕冷、流清鼻涕的初期阶段立即服用,千万别等症状加重了再吃药!



“忌口”窍门:服药期间避免生冷、油腻食物,这些会加重脾胃负担,影响药效发挥。[4]


“观察”窍门:在服用后如果出现高热不退或症状加重,请及时就医。


面对来势汹汹的秋寒,我们并非束手无策。了解中医智慧,记住这些知识,及时应对,愿您和家人都能安享一个健康、安稳的秋天!


【温馨提示】本文仅为健康知识分享,药品使用请遵循医嘱或说明书。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


参考文献:

[1] 张仲景. 伤寒论[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

[2] 徐伟. 气温骤降,身体拉响“警报”?中医教您扶正固本,安稳过冬 [EB/OL]. lnkfyy.com,2025-10-23 。

[3] 张伟. 湿秘证治探要 [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25,46(6)。

[4] 陈可冀. 中医基础理论[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7

标签:养生   同仁   无忧   家庭   健康   风寒   中医   身体   内热   北京   窍门   气温   寒气   毛孔   颗粒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