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一酒鬼被妻子踹进酒缸,泡了3天爬出来说了句话,流行到现在

从古至今,好酒之人数不胜数。其中一些人甚至因为喜好饮酒,而被冠以了“酒仙”“酒圣”“酒鬼”等雅号被世人所熟知。


尤其是“酒鬼”,放到现代,被用来指那些嗜酒如命之人。

而我们今天要说的,则是历史上第一个被冠以“酒鬼”名号的人。他便是“竹林七贤”之一的刘伶。


刘伶这人可谓是世所罕见的奇人,他留下了无数佳话。比如河北名酒“刘伶醉”就是因他而得名,可见这位仁兄在喝酒上确实有些本事。


有一次,对他忍无可忍的妻子干脆一脚将其踹入酒缸之中。3天后,他从酒缸里爬了出来。他也不生气,反而说了一句话,流传至今,成了一些人的口头禅。


“酒鬼”之名的由来

刘伶之所以被称作酒鬼,是有一段典故的。

相传,在金乡县出现了酒神杜康酿造的美酒,刘伶得到消息,马不停蹄地直奔金乡县。到了地方,他直接来到当地最大的酒馆,一口气要了几十坛美酒。


小二一个劲地劝他,说这酒酒劲很大,一般人喝一坛就醉了。即便是酒量大的人,喝几坛也就差不多了,建议他少点些。


但是刘伶就是不听劝,小二没办法,只得给他上了几十坛美酒。


刘伶一边喝酒,一边称赞道:“我饮酒数十年,第一次喝到如此美酒。饮下此酒,这辈子也算是死而无憾了。”

结果他一口气将几十坛酒都喝完了,当他喝完最后一坛酒,立刻就醉死过去。


后来小二见他半天没动静,推了推他,屹然不动,后来试了试鼻息,发现他鼻息全无。于是认为他已死。


掌柜和小二只得自认倒霉,一边喊着“晦气”,一边把刘伶给埋了。


等过了3年,刘伶的家人才姗姗来迟,他们一路询问刘伶的下落,最后找到了那家酒馆。掌柜一听,乐坏了:“刘伶的酒钱还没付呢!想要知道他的下落,先把酒钱付了。”

掌柜拿了酒钱,立刻带人前往刘伶的埋葬地。


然后,最令人无语的事情发生了。当人们将刘伶挖出来后,他突然伸了个懒腰,直呼“好酒。”


敢情这位一醉醉三年,压根没事。


于是,“酒鬼”的称号由此而来。人们戏称刘伶就算做鬼都要喝酒。

当然,这只是传说罢了,半真半假,不能全当真。但是刘伶“酒鬼”的名号就这么传开了。


“酒鬼”是如何养成的

说起来,刘伶并非一开始就是嗜酒如命之人。


他出生于官宦世家,家中常年有人在朝廷中做官。因此刘伶受到了很好的教育,父母对他寄予厚望,希望他能将刘家发扬光大。


他也不负众望,博览群书,学习十分刻苦。

可惜好景不长,在刘伶年幼的时候,父亲便去世了。好在其家底够厚,使得刘伶得以继续安心求学。


在所涉猎的书籍中,刘伶对黄老之学尤为喜欢。他认为这才是真正的治世学问,于是慢慢地,刘伶开始偏科起来。


到后来,他开始对朝廷上主流的儒学越看越不顺眼,觉得这是在误人子弟。


不过这也没什么,其实当时崇尚黄老之学的官吏大有人在。而且这些人私下怎么想的没人在意,关键是在朝堂上还是要装出一副只认儒学的样子就行。

但是刘伶却不懂这些。


晋武帝司马炎登基后,因为刘伶父亲的缘故,加上他颇有才名,于是刘伶被朝廷征召,当上了建威将军参军。


有一次,司马炎听说刘伶这人才华横溢,特意召见他,与其探讨如何治理国家。


换作其他人,肯定是想方设法拍司马炎的马屁,顺着他的话说。

但是刘伶却不这样。他真的以为司马炎是询问他该怎么做,结果司马炎刚说几句话,就被他打断了。刘伶告诉司马炎,儒家那套不行,应该学习道家,无为而治才能国泰民安。


接着他又列举了汉初的例子,说吕后、汉文帝、汉景帝都实行无为而治,才有了汉武帝时期的盛世。


司马炎一听这话就不乐意了。曹丕篡夺了汉朝的江山,他又篡夺了曹魏的江山。四舍五入,相当于他篡夺了汉朝的江山。刘伶现在让他效仿汉朝,是何居心?是说司马家不如老刘家?


何况儒家思想早已深入人心,现在要他搞什么黄老之学,岂不是将天下读书人都得罪了?

再说了,如果真采取无为而治,那还要他这个皇帝做什么?


于是,刘伶被赶出了朝堂,丢掉了饭碗。


刘伶心中那叫一个气呀,他觉得自己才高八斗,但是皇帝却有眼无珠,使得他不得重用。


他越想越气,于是整日借酒消愁。喝醉了,就开始大骂朝廷。

好在当时黄老之学很有市场,尤其在民间,很多人都是黄老之学的簇拥,甚至朝堂上的不少大臣都私下学习黄老之学。


于是,刘伶的行为非但没被治罪,反而因为说出了不少人的心声,而备受追捧。人们都觉得刘伶这种敢说敢做,淡泊名利的行为,才是真君子。


后来,朝廷又下诏要重新启用刘伶。可是刘伶已经对朝廷失望了,压根不想入仕。


为此,他干脆整天将自己灌得酩酊大醉,然后丢掉衣服到处乱跑。

等朝廷的使者到来时,看到的只有一个“酒疯子”,此事自然也就无疾而终了。


虽然朝廷的使者走了,但是刘伶的酒量上去了,就下不来了。此时的刘伶已经是顿顿离不开酒。到了后来,干脆把酒当水喝,多少有点“走火入魔”了。


而且每当他喝完酒,就会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但是他越是如此,时人越是觉得他是真性情,反而更加推崇他。


比如有一次,刘伶在家中设宴。他由于喝多了,觉得燥热,就把衣服脱去,光着膀子。

客人们见状,觉得他也太“不拘小节”了。于是都笑话他。


谁知刘伶语出惊人:“天地是我的屋子,我们现在所在的地方是我的裤子。你们没事跑到我的裤子里来做什么?”


宾客闻言哭笑不得。刘伶的洒脱可见一斑。


刘伶因为喝酒而名满天下,这样的人翻遍史书也找不出几个人来。难怪他这“酒鬼”可以和李白这个“酒仙”齐名。

嗜酒如命的刘伶最终惹怒了妻子,被一脚踹进酒缸中

虽然刘伶越是喝酒,越是受时人推崇。但是因为长期喝酒,他很少有清醒的时候,加上过度饮酒是伤身体的,因此他的妻子对他意见很大。


可惜刘伶这人洒脱惯了,对此不以为意。


他原本只是在家中喝酒,最多就是在同村的酒馆或者朋友家喝酒。但是到了后来,为了能品尝到更多的美酒,刘伶开始频繁出门,前往外地。


而且他为了喝酒真的豁出去了,经常让仆人带上锄头跟在后面。

一些熟人见了觉得奇怪,就问他这是何意。刘伶语出惊人道:“没什么,就是万一我哪天喝酒醉死呢,就让仆人直接把我埋了。


熟人闻言,无不哑然失笑。他们只听说过上战场的人视死如归,第一次见到有人喝酒可以喝到“视死如归”的地步。刘伶的酒瘾之大,无人能出其右。


到后来,他真的多次差点醉死在外面,害得他的妻子寝食难安,整天为他担心。


最后,刘伶的妻子忍无可忍,处于随时都要爆发的边缘。

刚好那段时间,刘伶得了重病,高烧不断。其妻心想:都这样了,总该消停几天了吧?


结果大半夜的,刘伶喊着要喝水。妻子急忙给他端去一杯水,谁知刘伶刚喝了一口就吐了出来。刘伶虚弱地说了半天,妻子才搞明白,他家竟然要喝酒。


妻子闻言,怒不可遏。但是刘伶此时是病人,又有些烧糊涂了,她也懒得和刘伶争论,干脆气呼呼地摔门而出,将家中的酒坛全都摔破,然后彻底不管他了。


刘伶嗜酒如命,既然妻子不给他酒喝,他就自己弄酒去。

也不知道他是如何做到的,总之,当妻子外出回来,发现家里多了一个大酒缸,里面装满了酒。而刘伶就在酒缸旁边,就头埋在酒缸里“咕噜咕噜”地喝酒。


妻子见状,气不打一处来,直接一脚就将刘伶踹进了酒缸了。然后就不管不顾地进屋里去了。


刘伶的妻子其实是个“刀子嘴豆腐心”的人,等她气消了一些,又开始担心刘伶的安危起来。结果当他去查看酒缸里的刘伶时,发现酒缸里的酒已经被他喝掉大半,刘伶整个人躺在里面呼呼大睡。


妻子见状,又气不打一处来。反正刘伶没有性命之危,她也懒得管刘伶了。

3天后,酒缸里传出了动静。妻子急忙走了过去。


只见刘伶伸了个懒腰,从酒缸里站了起来。脚都还没站稳,就大呼道:“还有谁?


事后一问,原来他在梦里和人比赛喝酒,喝遍天下无敌手,所有人都被他喝趴下了。


妻子闻言,哑然失笑。但是马上又板起个脸问道:“以后还喝不喝?”

此时的刘伶已经清醒了,他沉思了半天,回答道:“说不喝那是骗人的,别说你不信,我自己都不信。但是照我这么个喝法,真不是个事,迟早会把自己喝没了。这样吧,我保证,以后一天最多喝三小坛酒。”


见妻子脸色不善,刘伶急忙补充道:“凡事要循序渐进来,后面再慢慢减。”


妻子闻言,脸色这才缓和了一些。她也明白,戒酒非一日之功,这事强求不得。


不得不说,刘伶也是有大毅力的人。他说到做到,此后真的一天就喝三小坛酒。他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钻研学问和文学创作上,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文。

只可惜,最后流传下来的只有《酒德颂》和《北芒客舍》,以及他那句“还有谁。


有意思的是,相较于他的诗文,反倒是那句“还有谁?”更加为世人所熟知,时至今日,我们还时不时能听到有人喊那么一句“还有谁?”


这位“酒鬼”果然是个妙人。


参考资料:

《晋书·刘伶传》

《竹林七贤论》残句辑注——兼论《竹林七贤论》的文献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15

标签:金乡县   酒鬼   竹林   酒缸   嗜酒如命   妻子   无为而治   江山   朝廷   美酒   古代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