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蒋介石派密使去东北,许诺任张学良为国民革命军副总指挥

1928年2月,蒋介石联合李宗仁、冯玉祥、阎锡山发动了与张作霖争夺东北的战争。

随着国民革命军北进,英美势力也开始向北延伸,尤其当蒋介石兵临济南城下后,日本侵略者为巩固自身的利益,向济南国民党军发动进攻。

由于蒋介石一味妥协退让并下达不抵抗命令,使得大量中国军民遭到日本侵略者的屠杀,这其中还包括国民政府山东特派交涉员蔡公时等17名外交人员。

可是蒋介石为了继续北伐,却与日本侵略者达成协定,主动将国民革命军撤出济南,让日本肆意为祸山东地区。

很显然,蒋介石只是想着尽快完成北伐,在名义上统一中国,至于西方列强的侵略,蒋介石却并不愿去阻止,毕竟他觉得能威胁他统治的只有内忧。

济南惨案使北伐停止了一周时间,以妥协的姿态取得外国势力支持的蒋介石,一连解决了阻碍其北伐进程的吴佩孚和孙传芳两个军阀。

眼瞅着军阀只剩下唯一的张作霖,蒋介石对北伐事业信心满满,可是他却并不打算以武力让其屈服。

1928年6月,蒋介石派密使去东北,却许诺任命张学良为国民革命军副总指挥,那么蒋介石此举的用意是什么?

被炸身亡

在众多军阀中,长期虎踞在东北地区的张作霖,可谓是势力最强盛的一个。

他趁着南方大乱趁机入主北京,还自任为海陆空大元帅,代表中华民国行使统治权,成为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可谓是春风得意。

不过当蒋介石率领北伐军一路向北挺进时,张作霖顿感压力山大,尤其是当吴佩孚和孙传芳被北伐军打败之后,他已经积极在寻求退路。

在杨宇霆的建议下,本着好汉不吃眼前亏的张作霖则打算让出北京返回奉天,毕竟那里才是他的地盘。

1928年6月3日,张作霖对外发布通电,宣布他将率领奉军将撤出关内,只是让他想不到的是,日本人已经在盘算着如何取他性命了。

张作霖早年曾靠日本人的支持起家,后来当日本人要在东北地区攫取权益时,张作霖却并不愿意给日本人行方便。

日本人很恼火,觉得张作霖是阻碍他们侵略的阻碍,对他进行过多次暗杀结果都未成功。

这次张作霖返回奉天,他们觉得机不可失,便在专列必经的皇姑屯三孔桥,埋下炸弹,张作霖当场被炸成重伤,送回沈阳后不久便不治身亡。

何去何从

张作霖在大帅府身亡的消息,并没有及时传到蒋介石那里,在大帅府严格对外保密的情况下,连日本人也未能探听到张作霖的确切情况。

等到张学良返回奉天接管了东北军稳定了局势后,才对外放出张作霖身亡的讯息。

在张作霖让出北京之后,蒋介石带领着北伐军进驻此地,此时蒋介石的北伐事业也达到了巅峰时期。

打铁要趁热。

按理来说,蒋介石应该立即趁着张作霖去世的契机,继续向北挺进,可是他却出乎意料地停下了脚步。

那么面对这种极其不利的局面,少帅张学良该何去何从?

当蒋介石沉浸在占领北京的兴奋之中时,张学良率先派出了密使与蒋介石谈判,但是没有谈出任何结果。

背后算盘

对于张学良的主动,蒋介石刚开始并不感兴趣,因为他觉得东北已是囊中之物。

可是身为蒋介石身边的第一毒士杨永泰却劝阻蒋介石不要抽出力量对付东北军,应该收编张学良,让他为自己所用。

至于杨永泰之所以提出这样的建议,是因为当时盘踞在山西的阎锡山势力不容小觑,虽然他已经表示效忠蒋介石,但却得不到蒋介石的信任。

利用张学良牵制阎锡山,蒋介石顿感这是一条妙计,便秘密派遣萧冬竹前往奉天,并让他带去许诺:

任命张学良为国民革命军副总指挥,并让他的部队留在东北。

张学良要的就是能继续在东北地区守着家业,蒋介石的许诺明显打动了他,更何况他还得到了副总指挥的任命,这可是其他军阀梦寐以求而不得的荣耀。

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正式通电全国,宣布遵守三民主义,服从以蒋介石为首的南京国民政府,并在东北各省降下北洋政府的五色旗,换成南京国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史称东北易帜。

东北易帜标志着北伐结束,南京国民政府完成了形式上的统一。

只是让陶醉在北伐胜利喜悦中的蒋介石想不得到的是,在八年之后,张学良差点要了他的命……

参考资料:《蒋介石传》、《中华民国史》等。

(图网,侵删)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14

标签:历史   国民革命军   密使   蒋介石   张学良   奉天   东北地区   国民政府   北伐军   军阀   济南   日本人   日本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