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多轮创纪录上涨后,世界黄金市场于10月22日迎来“急刹车”,现货黄金与黄金期货价格双双大幅跳水,单日跌幅创下2020年8月以来的5年最深纪录。
这场暴跌源于投资者集中获利了结,叠加美元走强、市场风险偏好回升等因素,同时引发白银、铂金等其他贵金属同步抛售,让此前一路高歌猛进的贵金属市场陷入短期震荡。
10月22日交易时段,黄金价格呈现“断崖式下跌”。数据显示,现货黄金价格单日下跌5.5%,最终报收4115.26美元/盎司,跌至一周以来的最低水平。
美国12月结算的黄金期货表现更弱,跌幅达5.7%,收于4109.10美元/盎司。这一跌幅不仅打破了近期金价“连涨惯性”,更成为自2020年8月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单日市值蒸发规模显著。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暴跌前一交易日,黄金价格刚刚创下4381.21美元/盎司的历史新高,年初至今的累计涨幅已达约60%。
从“历史峰值”到“单日暴跌”的快速切换,反映出当前黄金市场的高度敏感性,前期涨幅过快积累的大量获利盘,在市场出现轻微信号时便触发集中抛售,形成“踩踏式下跌”。
回顾此次暴跌前的黄金牛市,主要由三大因素推动。首先是美联储降息预期的升温,市场普遍预测美联储将在后续政策会议中下调基准利率,而黄金作为“无利息资产”,在利率下行周期中吸引力显著提升,投资者纷纷增持黄金以规避利率下降带来的资产缩水风险。
其次是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引发的“避险需求”。全球多地局势动荡,促使机构与个人投资者将黄金作为“安全避风港”,大量资金涌入黄金市场,进一步推升价格。
最后是各国央行的“购金浪潮”,为优化外汇储备结构、降低对单一货币的依赖,多国央行持续增持黄金,成为支撑金价长期上涨的“压舱石”,这一趋势自年初以来始终未变,为金价提供了强劲支撑。
此次金价暴跌的直接导火索,是投资者的“集中获利了结”。独立金属交易员TaiWong分析指出:“截至10月21日,黄金市场仍处于单边买入状态,但过去一周在历史峰值区域的剧烈波动,已释放出明显的风险警告信号。大量投资者选择在高位抛售,以锁定前期积累的丰厚利润,避免后续价格回调导致收益缩水,这种集体行为直接引发了暴跌。”
除获利了结外,多重利空因素进一步放大了跌幅。一方面,美元指数在当日上涨0.4%,由于黄金以美元计价,美元走强使得持有其他货币的投资者购买黄金的成本上升,间接抑制了需求,对金价形成下行压力。
另一方面,本周早些时候金融市场情绪明显回暖,投资者风险偏好回升,原本流入黄金的“避险资金”开始转向股票、大宗商品等风险资产,削弱了黄金的避险需求。
高级分析师Jim Wyckoff直言:“当市场不再恐慌,投资者更愿意追逐高收益资产,黄金这类避险品种自然会受到负面影响。”
黄金的暴跌还引发了贵金属市场的“连锁反应”,白银、铂金、钯金等品种均出现大幅抛售。
其中,现货白银跌幅最为显著,单日暴跌7.6%,收于48.49美元/盎司;铂金下跌5.9%,报1541.85美元/盎司;钯金也下跌5.3%,收于1417.25美元/盎司,三大品种跌幅均接近或超过黄金。
Tai Wong对此解释道:“白银此次跌幅远超黄金,主要是因为前期白银涨幅更大、投机性更强,一旦市场情绪转向,白银的波动幅度通常会高于黄金。
此前白银价格一度触及54美元/盎司的短期峰值,当价格跌破50美元关键支撑位时,大量投机资金加速撤离,进一步放大了跌幅。若后续黄金能维持相对稳定,白银可能仍会处于剧烈波动区间。”
当前投资者的目光已聚焦于即将发布的美国9月消费者价格指数报告,该报告因美国政府关门推迟,预计于10月24日公布。
市场普遍预测,数据将显示美国通胀同比上升3.1%,这一结果可能会强化美联储“下周降息0.25个百分点”的预期,而降息仍将为黄金提供长期支撑。
专家表示,从长期来看,若美联储如期降息,黄金作为“抗利率下跌”资产的优势仍将存在,需求大概率维持高位;但短期内,前期获利盘尚未完全消化,叠加市场对经济数据、政策变动的敏感反应,贵金属市场可能仍会出现明显“震荡”。
花旗专家进一步预测,若美国政府结束关门、市场风险情绪持续回暖,金价可能在未来2-3周进入盘整阶段,逐步消化短期波动,寻找新的价格平衡点。
更新时间:2025-10-2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