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小儿肝常有余、脾常不足、肾常虚。若小儿先天不足,或后天养育不当,导致肝、脾、肾三脏受损,则会产生风、痰、火等病理产物,从而诱发多动症。
1.肝脏虚损
肝主疏泄,调节全身的气机(气的运动),使情绪舒畅,动作协调。如果肝脏虚损,多为肝阴血不足,无法制约肝阳,就会导致:兴奋难静、性格倔强、躁动不安等。
2.脾脏虚损
脾主运化,将食物转化为水谷精微,进而生成气血,濡养全身。脾虚则无法生成充足的气血。血不足则不能养心宁神,导致心神不宁、多动;气不足则固摄无力,注意力难以持久。
3.肾脏虚损
肾藏精,精能生髓,髓汇聚于脑而形成髓海。若小儿先天禀赋不足,导致肾脏虚损,肾精亏虚,则无法上充于脑,髓海空虚。这会导致学习困难、记忆力差、理解力低下。
因此,治疗上需补肾填精以充脑髓,健脾益气以化痰湿、生气血,平肝潜阳以熄风止动,三者兼顾,标本同治。
7岁男孩自幼好动,入学后表现尤为明显。上课时东张西望,不停摆弄文具,打扰同桌,不能专心听讲。同时伴有性情急躁,易发脾气,睡眠不实,易惊醒,食欲一般。
刻诊:舌质偏淡,舌苔薄白,根部稍腻,脉细弦。
辨证:脾肾两虚,肝阳偏亢。
方法:健脾益气,补肾填精,平肝潜阳,安神益智。
开方:太子参、茯苓、白术、熟地、山茱萸、山药、远志、石菖蒲、煅龙骨、煅牡蛎、钩藤、益智仁。
服药一周后,家长反馈孩子食欲好转,睡眠转安,发脾气次数减少。
连续治疗3个月后,老师反映患儿课堂纪律明显好转,注意力集中时间延长,情绪较前平稳。
说到底,儿童多动症的原因复杂,但万变不离其宗。抓住脏腑功能失衡这个根本,用温和持久的方法,加上耐心的家庭养护,一定能帮孩子平稳度过这个阶段,找回内心的宁静与专注。
更新时间:2025-09-2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