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文/慧心引力佳
编辑/慧心引力佳
Tik Tok又双叒叕被开了天价罚单!
5月2日,欧盟对中国字节跳动旗下的TikTok处以5.3亿欧元,折合人民币43.66亿元的罚款,真的不知道为什么国外对一个短视频平台这么重视干嘛,还不如重视一下自己的画下的绿色新政的大饼。
那么这次他们又是用什么理由来罚Tik Tok呢?
43.66亿可不是小数目,这样的罚款肯定得需要让人信服得理由。
他们的理由是,爱尔兰数据保护委员会长达四年的调查有了结果,他们认为该平台没能好好保护欧洲用户的隐私数据,让这些数据有机会被传到中国。
更让他们不放心的是,中国的员工可能远程就能访问到这些数据,这就脱离了欧盟法律能管的范围了。
TikTok之前就承认过,部分欧洲用户数据确实存在中国服务器,这跟他们早先“数据完全本地化”的说法,听起来不太一样。
爱尔兰数据保护委员会认为,TikTok用于跨境数据传输的标准合同条款存在漏洞,这些条款未能有效阻止中国员工通过技术手段访问欧洲用户的数据,即使存在相关限制,实时监控也显得不足。
而且TikTok的用户协议也没说清楚,数据可能被中国员工接触这事儿,透明度不行,DPC还担心,中国的一些法律(比如《反间谍法》)可能影响到TikTok在欧洲的数据保护。
这不是TikTok第一次栽跟头,2023年就因为处理儿童数据的问题,被罚了3.45亿欧元。
面对监管压力,TikTok当然没闲着,他们搞了个“三叶草计划”,砸了120亿欧元,在爱尔兰和挪威建三个数据中心,都柏林的那个去年底已经开张了。
目标是到2026年,欧洲用户数据百分百在本地处理和存储,听起来挺下本钱的,可问题是,监管机构好像并不完全信服。
就算数据身在欧洲,DPC这些机构还是担心,中国的母公司字节跳动,会不会因为中国的国家安全法律,被要求交出数据?这在他们看来,是个挥之不去的“系统性风险”。
TikTok自然不服,强调自己都合规,数据传输也照章办事,肯定要上诉,去年那笔罚款,他们也觉得有争议,还在打官司呢。
这一来一回的法律仗,正说明跨国科技公司在全球做生意有多难。
像抖音这样的平台,技术非常复杂,数据量巨大并且需要实时流动,要将数据彻底按地域分开,技术和运营上的挑战都非常巨大。
同时地缘政治关系紧张,特别是欧美与中国在数据主权问题上的较量,使得这些大型公司处境艰难,成为了“合规夹心层”。
再比如“三叶草计划”投入的这笔巨额资金,如果换算下来,几乎相当于抖音去年全球广告收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样的成本是实实在在存在的负担。
欧盟对科技巨头的监管引人关注,例如,脸书母公司Meta曾因定向广告滥用用户数据而遭到罚款,依据是《通用数据保护条例》的核心原则。
苹果公司则因其应用商店的支付垄断行为被处以罚款,依据的是《数字市场法案》。
但到了TikTok这儿,虽然也用了GDPR,核心却更偏向跨境数据流动和潜在的国家安全风险,也就是所谓的“数据主权”,而不只是普通的隐私侵犯或市场行为。
这似乎说明,欧盟对某些国家(特别是中国)来的科技公司,警惕性格外高。
这些年,欧盟通过《数字市场法案》和《数字服务法案》这些新规矩,监管重心好像正从老牌的“隐私保护”往更广的“数字主权”战略上转。
爱尔兰数据保护委员会这次对TikTok的判罚,可能就是一个信号,这个信号预示着,未来没准会对其他在欧洲做生意的中国科技公司也来这么一套审查。
说到底,TikTok在欧洲的遭遇,离不开更大的地缘政治背景,美国这几年一直拿国家安全说事儿,又是行政禁令又是国会施压,想强制TikTok剥离美国业务。
美国的动作,无疑也让欧洲这些国家对数据跨境流动的风险更敏感,可能间接促使欧盟收紧了审查。
欧盟当然强调自己依法独立监管,但背后的逻辑,终归要服务于欧盟自身的战略考量。
欧盟有GDPR和新数字法案,美国有《云法案》搞长臂管辖,中国也可能有《反外国制裁法》来反制。
而对TikTok来说,罚款是真金白银的损失(估计占去年净利润不少),还可能影响研发和市场扩张。
接下来,TikTok的上诉路不好走,得技术、法律、政治游说多管齐下,要是输了,欧盟会不会有更狠的招,比如限制某些功能,或者把母公司拉进高风险名单?谁也说不准。
新浪财经2025-04-04《TikTok因向中国发送欧盟用户数据面临逾5亿欧元罚款》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2025-04-04《媒体:TikTok据称从欧盟向中国传输数据将被罚款5亿欧元》
更新时间:2025-05-0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