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二十一号船箭组合体转运就位 发射进入倒计时 预计近日择机发射



北京时间10月24日上午,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迎来重要时刻——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与长征二号F遥二十一运载火箭组合体顺利完成垂直转运,稳稳驶入发射区,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再次迈出关键一步。截至10月28日,发射场已全面完成全系统发射演练,各项设施设备运行状态良好,任务正式进入发射倒计时,预计近日将择机实施发射。


这是自我国空间站全面建成以来,迎来的第十艘载人飞船,也是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又一重要任务,对于推动我国载人航天事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垂直转运顺利完成 各项保障万无一失

10月24日早上8时40分,随着总装测试厂房高达70多米的垂直大门缓缓开启,经过数月精心总装与测试的神舟二十一号船箭组合体,在活动发射平台的托举下,沿着1.5公里的无缝钢轨,以每分钟不超过10米的速度,平稳向发射区进发。整个转运过程历时约30分钟,现场气氛庄重而紧张。


转运过程中,气象监测车对沿途气象参数进行实时监控,多辆应急保障车全程护航,数百名科研人员一路护送,确保这一被誉为“地球最后征程”的关键环节万无一失。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相关负责人王明介绍,为确保转运顺利,发射场团队提前针对大门升降、轨道衔接等关键风险点制定了双重应急预案,并利用转轨车保障备用火箭处于随时待命状态,极大提升了任务应急响应能力。


长二F火箭再升级 可靠性进一步提升

执行本次发射任务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一运载火箭,是我国目前唯一用于载人发射的“金牌火箭”。此次任务中,该型火箭进行了多达16项技术改进,重点包括光学导航系统与惯性测量组合的冗余度提升,进一步增强了火箭的飞行可靠性与安全性。


据了解,该火箭起飞重量接近500吨,具备强大的推力,能够在发射后约十分钟内,将载人飞船加速至每秒7.9公里的入轨速度,即第一宇宙速度,从而实现精准入轨。转运完成后,技术团队已相继完成箭塔协调、紧急关机线路检查等关键工作,后续还将按计划开展推进剂加注前的各项准备以及全系统气密性检测。


应对极端天气 多维度保障发射条件

当前正值秋冬交替时节,酒泉地区面临低温、大风、沙尘等复杂气候条件的挑战。为确保发射任务顺利进行,发射场对塔架密封性能和整流罩内部空调系统进行了全面升级,并建立了多维度气象预警机制,可实时监控并预判发射窗口期的气象变化。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赵磊表示:“从目前全系统发射演练的结果来看,各系统之间的配合非常顺畅,完全能够满足发射任务的要求。”各项保障措施到位,为神舟二十一号的顺利升空打下了坚实基础。

神舟二十一号乘组亮相 在轨任务丰富

神舟二十一号任务是我国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第5次载人飞行。据悉,本次任务将由3名航天员组成乘组,采用“1名第二批+2名第三批航天员”的组合模式,将在轨驻留约6个月时间。

在此期间,航天员将开展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计划执行4次以上的出舱活动,实施包括空间碎片防护装置安装、货物进出舱操作等在内的多项关键任务。此外,乘组还将开展面向公众的航天科普教育活动,进一步拉近航天与大众的距离。

目前,空间站内驻守的神舟二十号乘组已圆满完成多次出舱活动与多项医学实验,为新乘组的到来提供了宝贵的在轨数据与操作经验。神舟二十号航天员正在进行交会对接等针对性训练,积极准备迎接“太空会师”。


发射窗口将定 航天员名单即将公布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透露,神舟二十一号的具体发射窗口将根据届时天气状况与轨道运行条件综合确定,航天员乘组名单也将在发射前正式对外发布。


随着推进剂加注等发射前关键环节的逐步推进,我国空间站的“太空家园”即将迎来新一批建设者与探索者。神舟二十一号的成功发射,不仅将进一步巩固我国空间站的常态化运营能力,也将为未来空间科学研究与国际合作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神舟二十一号的发射,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稳步推进的又一生动注脚。从技术改进到任务规划,从发射准备到航天员选拔,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无数航天人的智慧与汗水。在不远的将来,当神舟二十一号划破苍穹、飞向天宫,我国空间站的“大家庭”将再次迎来新的成员,继续书写属于中国航天的壮丽篇章。

(本文为独家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30

标签:科技   神舟   组合   倒计时   近日   航天员   酒泉   空间站   我国   火箭   发射场   多维   气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