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6日深夜,浙江绍兴发生一起令人扼腕的悲剧——当地知名纺织企业家毕光钧(57岁)从写字楼28层坠楼,经抢救无效身亡。作为白手起家30年的“面料大王”,他留下过亿资产与患有自闭症的儿子,也将“企业家心理健康”这一长期隐匿的社会议题推向公众视野。
毕光钧的创业轨迹充满励志色彩。上世纪90年代初,他以面料摊位起步,凭借“一针一线皆品质”的执念,逐步搭建起覆盖国内外一线品牌的供应链体系。熟悉他的合作伙伴评价:“他办公室的沙发用了十年,却能为客户研发上百次打样。”即便在近年纺织业承压阶段,企业仍逆势扩招,累计提供超千个就业岗位。
作为父亲,他的柔软藏在对自闭症儿子的守护中。2018年,他发起“星芒基金会”,通过自闭症儿童画展、公益拍卖等形式筹款,呼吁社会关注特殊群体。员工回忆:“老板总说‘再难也要给孩子们兜底’,却很少提及自己凌晨在办公室改方案的辛苦。”
2024年初,一场精心设计的合同诈骗导致企业资金链承压,成为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据接近家属的人士透露,此后他常独自在办公室待到深夜,反复核对文件后喃喃自语“错了一步”。最后一条朋友圈定格在4月15日:“面料像人生,一针走错,满盘皆输。”这句行业人熟知的质量信条,此刻却成了对命运的悲怆隐喻。
“他总说‘没事’,连妻子都以为他在积极处理债务。”好友回忆,毕光钧生前极少流露脆弱,这种“强者人设”恰是企业家群体的典型困境——心理学研究显示,该群体抑郁焦虑患病率达34.7%,但主动求助率不足两成。
坠楼现场,儿子反复询问“爸爸去哪了”的画面刺痛人心。企业账目显示,除过亿资产外,仍有未结债务与法律纠纷待处理。但比商业残局更值得警惕的,是社会对“强者”的隐形苛责:人们默认成功者具备“抗压力”,却忽视他们同样需要情绪出口。
“企业家不是数据报表上的符号,他们也会害怕、会自我怀疑。”浙江大学社会心理学教授王敏指出,“当‘必须扛住’成为唯一选项,心理防线就会在某个临界点崩塌。”毕光钧的办公室里,常年摆放着儿子画作的相框——这个用三十年织就商业版图的男人,最终困在了“输不起”的执念里。
事件发生后,当地企业界发起“心理护航计划”,探索高管定期心理咨询、压力预警机制。公益组织同步呼吁:“成功不应以‘沉默抗压’为勋章,学会求助才是真正的勇气。”正如毕光钧曾在基金会致辞中所说:“每个生命都值得被温柔以待”——这句话,或许也该说给负重前行的他自己。
截至发稿,家属已通过法律途径追讨损失,基金会将继续运营以保障特殊儿童权益。这场悲剧终会尘埃落定,但它留下的思考题——如何让“强者”敢于示弱,让压力不再成为“不能说的秘密”——才刚刚开始。
生命从不是单线程的冲刺,在追逐事业的经纬里,留一道透气的针脚,或许才能织就更坚韧的人生。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更新时间:2025-04-2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