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真正厉害的人,都懂得三件事:装孙子、分好处、留余地?

在上海滩,杜月笙是个传奇。

出身贫寒,文盲出身,却能在风云激荡的旧中国,成为一代枭雄。

教员曾经用六个字评价过杜月笙“有本事,没脾气。”


但仔细翻开他的履历,你会发现,支撑他一生逆袭、崛起、安身立命的,根本不是所谓的“聪明”“狠辣”,而是三件事:

装孙子、分好处、留余地。

这三件事,藏着他一生的风雨倔强,也藏着复杂社会中真正的生存智慧。


一、真正能赢到最后的人,都是从“装孙子”开始的

1888年,杜月笙出生在江苏川沙一个贫农家庭,幼年丧父丧母,由舅父抚养长大。


没读几个月书,小小年纪就成了街头的小混混,赌得连家里破房子都差点输掉。


14岁,他背着一个破布包,只身闯入上海。


在十六铺水果行当学徒,干的是最苦、最脏、最没人看的活:洗地板,抬水果筐,刷马桶,给老板倒夜壶。


店里的老板娘随手一巴掌,他也只是赔笑脸,不敢吭声。


日子苦到什么程度?


每天早上五点起,晚上十一点回,睡在潮湿的后仓,连条像样的棉被都没有。


但杜月笙硬是一句怨言没说,默默熬着。


熬到后来,他观察到,每天被丢弃的烂梨还能切块卖钱,便主动削梨、插牙签,在路边叫卖。


靠这一手削梨的好功夫,他逐渐赢得了老板的注意,从打杂小工熬成了正牌伙计,开始接触进货、送货,了解整个生意流程。


可惜,赌徒的劣根性没改。

偷挪了店里的货款去赌,被开除,最后流落街头。


但正是这些年——

低头、吃苦、挨打不吭声、饿着肚子也要撑着,他学会了察言观色,学会了隐忍,也是他最重要的一课:

真正厉害的人,先学会低头吃苦,忍得下天大的委屈。

杜月笙知道,真正的高手,不是刚出场就耀武扬威的,真正能熬成气候的,都是一开始能忍、能装、能弯下腰的人。

能忍人所不能忍,方能成就人所不能成。



二、真正聪明的人,舍得把好处分出去

19岁那年,杜月笙因帮朋友讨要工资,误打误撞被青帮大佬黄金荣收入麾下,成了底层小弟。




一开始,他仍然是打杂、跑腿、伺候人的角色。




但他没有自怨自艾,反而像在水果行那样,默默积累信用,稳扎稳打。

终于来了迎来了他人生中重要的一个转折点,也是他人生中的第一个贵人,黄金荣的夫人---林桂生。林桂生也非等闲之辈,帮着黄金荣白手起家的女人,当时是上海著名的“青帮十姐妹”中的风云人物,(这个人对他多重要呢,就是在杜月笙离开上海的时候,最后去看望的一个人就是林桂生,可以说,没有林桂生,就没有后面的杜月笙)。




一次,黄金荣夫人(林桂生)生病,需要一个年轻人伺候。




换了好几个后生都惹怒了夫人,唯有杜月笙,察言观色、悉心照料,赢得了夫人的赏识,从此在黄公馆的地位大大不同,也是这次经历,林桂生凭着黄金荣的地位,把杜月笙推荐给了旗下入股的赌场做事,林桂生本来想试探一下杜月笙,于是在一次玩牌的过程中,借故有事离开,让杜替自己玩,那天杜月笙手气特别好,一晚赢了2000多块大洋,这是一笔很大的钱,在当时。




如果换作普通人,一般会怎么做呢?如果是你,你可以想想?一般人可能会跑路,或者选择自己黑一部分。




但他之所以是杜月笙,他就不可能这么做。

来,我们看看杜月笙是怎么做的呢?




他揣着林桂生给的本钱,连着这赢的2000多块大洋,一分不少的去了黄公馆,将钱悉数交给林桂生,还说“托林姐您的福,昨晚手气不错,这是赢的2400块大洋连同本钱,物归原主。”




林桂生一怔,随即又把钱推给他,说手气是杜月笙的,钱是他赢的,她不能收。黄公馆不差钱,这正好是个笼络人心的机会,林桂生自然不会收。杜月笙很差钱,但是他更珍惜这次邀功的机会,坚持说手气是老板娘的,他不能要。两人就手气和钱的归属权问题推让了一会,最后,林桂生烦了,杜月笙只能是乖乖听命。




看到这里,你大概以为故事结束了,我也这么以为的。可惜不是啊,他是杜月笙啊,那个林桂生虽说是女流之辈,那也绝非等闲,给到一般人,到这里故事就结束了。




高手是怎么做的呢?林桂生觉得杜月笙是个人才,想着留着重用,但是像他们这种豪门,怎么可能因为一点利益就重用呢?自然是要测试一番,钱是给你杜月笙了,我要看看你怎么处理?




如果你杜月笙继续拿着这2400块大洋去赌博抽大烟,那林桂生绝对不会重用,因为会觉得你不可靠。




如果你杜月笙拿着这些钱去买房子,花天酒地也好,无可厚非,但是证明这个人,胸无大志,成不了什么气候。




可是杜月笙偏偏不是这么做的,他拿着这些大洋,回到川沙老家,回到了当年一起混迹街头的小兄弟们中间,分给了每一个落魄的朋友,并且让大家先拿,有福同享,不留私心。

这一次,杜月笙干的漂亮,也是此刻为他成为上海三大亨铺平了道路。

黄金荣知道后,感慨道:

“怕是将来,上海滩的天,要落在这小子手里了。”

事实也正是如此。

杜月笙始终信奉一句话:

别人存钱,我存交情。

到了后来,他经营“三鑫公司”,掌控鸦片运输生意,年进千万银元。

他仍然坚持——

杜月笙知道:

真正稳固江山的,不是自己坐拥多少财富, 而是让更多的人有饭吃,有肉分,有命运绑在一起。

舍得分出去的人,才有资格做局的主人。



三、真正高明的人,永远给自己和别人留余地

杜月笙混上海滩多年,最让人佩服的一条规矩是:

逢人留三分,做事留三手。

1927年,他在四一二政变中大出风头,帮助蒋介石清除工人武装,助蒋一统江山。




按理说,应该一条路走到底,成为国民党死忠。

但杜月笙偏偏懂得留后路。




他始终保持青帮独立体系,从不把自己完全绑在蒋的战车上;

与军阀卢永祥、地方实力派、文人名士,都保持着微妙又灵活的联系。

他懂得:




在上海滩内部竞争时,他也从不赶尽杀绝。




哪怕对手犯了错,他多半只点到为止,留一线生机,不让自己也陷入四面楚歌。




有一次,租界三名水电工因事故身亡,引发大罢工。

法国人来求杜月笙干预。

他没有立刻出手,而是等到法国人连垃圾都没人清理,才开出条件:

工人们原本只敢要涨一成,杜月笙替他们要到了七成,自己还贴钱补上工资。

一举赢得了整个工人阶层的死心塌地。

高手走路,从不走绝路;高手布局,总留后手。

这,就是杜月笙的高明。



杜月笙的一生,走的是上海滩最险峻的独木桥。

他能从水果摊的“小赤佬”,一步步熬成一代枭雄,靠的从来不是力气,也不是聪明,而是——

在动荡、血腥、权谋交错的世界里,真正赢到最后的,

永远不是最狠的那个人,

而是最懂得掌控分寸、拿捏局势的人。

低头,是为了看清地势;舍得,是为了聚集风势; 留白,是为了掌控胜势。

这条路,至今未过时。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6

标签:历史   装孙子   厉害   好处   大洋   手气   上海滩   青帮   上海   夫人   公馆   工资   高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