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澜昌
政治可以是表演,但市场从不讲情面。日本首相石破茂一句“我要辞职”,就像丢进金融市场的一颗深水炸弹。结果立竿见影:日元跌,国债飙,投资人全都紧张得手心冒汗。有人说,这就是政治不确定性的代价。错了,这不是“代价”,这是赤裸裸的惩罚。
9月7日傍晚,石破茂突然抛出重磅消息:辞职。没有预兆,没有铺垫。日本政坛本就风雨飘摇,这一走,更是让市场彻底失去了方向。不到24小时,日元就开始“躺平”:兑新元跌0.18%至115.18,兑美元更狠,直接跌2%到148.06。别小看这几个百分点,对于全球最主要避险货币之一的日元来说,这是不折不扣的“跳水”。
更可怕的还不止汇率。债市才是真正的火山口。30年期日本国债收益率,上周才创下新高。大家还没来得及缓一口气,这下好了——首相辞职,继任者不明,财政路线扑朔迷离,投资人想的只有两个字:跑路。长期债券一旦遭遇大规模抛售,那可不是日本一国的问题,而是整个全球市场的噩梦。欧洲债市最近才因为英国和法国的财政担忧上蹿下跳,现在日本也来凑热闹,资本市场这下真的要“世界大联欢”了。
再说回石破茂。他辞职的理由暂且不论,但 timing(时机)简直挑得不能更糟。全球正盯着日本财政政策,盯着日本央行到底要不要转向。结果首相拍拍屁股走人,留下一堆烂摊子。市场最怕的是什么?不确定性。而石破茂的辞职,带来的就是最大的不确定性。谁来接班?会不会继续放水?会不会搞大规模宽松财政?没人知道。于是资金只能先做最现实的动作——抛。
有人调侃,日本政坛的首相像是“走马灯”,换得太勤了。可问题是,金融市场可不会跟你玩换人游戏。首相一个个下台,债市风险一个个叠加。日元原本是避险货币,如今却被搞成了风险货币。投资人看见“日本”两个字,想的不是安全,而是麻烦。
冲突点就在这里:继任者的政策取向,成了悬在市场头上的刀。要是新首相继续走宽松路线,财政开闸、货币放水,日本国债就会被无情抛售。债券收益率继续飙升,金融机构爆仓风险陡增。更要命的是,这场震荡不会只困住日本。日本债市是全球第二大债市,它一旦动荡,欧美市场都会被牵连。到时候,全球股债汇三杀,就是分分钟的事。
有人或许会问:不就是0.18%的跌幅吗,至于大惊小怪?是的,短期波动看起来不大,但这背后的含义才是致命的。日元不再是避险货币的象征,而是被政治风险绑架的牺牲品。市场信号很清楚:你日本政局不稳,我就用脚投票,直接砸盘。别忘了,过去几年,日元曾经是投资人危机时刻的避风港。如今,这个避风港开始漏水,谁还敢停靠?
影响正在扩散。股市随时可能变脸。分析师已经警告,短期内日本股市将陷入“双向波动”,也就是剧烈拉扯,今天涨明天跌,投资人如同坐过山车。更大的隐忧在债市,长期收益率一旦脱锚,那就是金融系统性的冲击。日本的巨额国债本就是全球定时炸弹,如今石破茂辞职,等于在这颗炸弹上又添了一根导火索。
关键变量,现在只剩一个:谁来接班?市场紧盯着候选人名单。继任者若是鹰派,愿意收紧财政,那还有一线希望。但若是鸽派,继续搞宽松,那基本可以预见,日本债市会迎来更大一波抛售,日元也会持续走软。换句话说,新首相的第一句话,不是对国民说的,而是对全球金融市场说的。
这一幕,其实也折射出日本的长期困局。财政赤字高企,人口老龄化加速,政治换人不断,经济结构改革总是停滞。日元的下跌,不只是短期的波动,而是信心的流失。当一个国家的货币,失去了“信任”两个字,那就离“危机”不远了。
所以,市场的反应看似夸张,其实冷酷而真实。石破茂一句辞职,把日本推到全球金融的放大镜下。接下来,无论谁接班,都必须面对一个现实:你说的话、你做的事,不仅决定日本的未来,还可能点燃全球的市场风暴。
而此刻,东京的天空依旧平静,汇率曲线却像心电图一样乱跳。政治家的离场,可以体面;市场的惩罚,却永远冷血。
更新时间:2025-09-1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