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个事挺有意思,欧美那边的牛排馆集体“搞小动作”了,要么涨价,要么偷偷减分量,有的甚至还裁人。这不是餐厅想坑人,实在是牛肉价格涨得太离谱,再不调整,怕是要亏本关门了。

先看英国的Hawksmoor牛排馆,他家伦敦老店的肋眼牛排,去年还卖52英镑一份,现在直接涨到57英镑,本来想是不是就这一款涨,后来发现西冷牛排虽然没涨价,分量却从300克减到275克。
还有个叫FlatIron的连锁品牌,之前主打的“平价款”牛排卖14英镑,今年也涨到15英镑了。
英国这边忙着调价格、缩分量,美国那边的牛排馆也没闲着。

有个叫达登餐饮的集团,旗下有“长角牛排馆”,他们的财务官说上个月牛肉涨得比预期还多,接下来旗下600多家店可能都要提价。
老实讲,餐厅这么做也能理解,毕竟开门做生意要赚钱,但对消费者来说,吃同样的牛排多花钱,换谁心里都不舒服。

牛肉价格会涨成这样,不是单一方面的问题,。美国西部和东南部今年遭了干旱,牧场里的草都干死了,牧场主没办法,只能减少牛的数量。
牛少了,供应自然就紧张,价格肯定要往上走,特朗普还说要从阿根廷进口牛肉,想把国内价格压一压,可阿根廷自己的牛肉产量也没那么多,怕是帮不上太大忙。

供应端紧了,需求端还在涨,有个国际食品信息委员会的调查显示,现在好多人都在刻意多吃蛋白质,比前两年多了不少。
本来想是不是大家会因为环保少吃点牛肉,结果英国有个餐厅创始人说,根本没这回事,牛肉需求上去了,但牧场想多养牛没那么容易,得等很长时间,所以价格一时半会降不下来。

牛肉涨价已经够让餐厅头疼了,还有其他成本跟着添乱,英国的牛排馆要给员工涨工资,雇主交的国民保险也得加钱。
美国休斯顿有个餐厅老板,现在到处找能省钱的地方,连买丁腈手套都要挑便宜的。

他说大家可能觉得餐厅提价是想多赚钱,其实就是为了保住利润,毕竟所有成本都在涨。
纽约还有家牛排馆,为了把招牌牛排价格稳住,只能让员工少上班,洗碗机晚来一小时,服务员早走半小时。
这么做也不是长久之计,员工收入少了可能会走,餐厅服务也可能受影响,但对现在的餐厅来说,这也是无奈之下的选择,总不能眼睁睁看着钱亏出去。

餐厅难,消费者也不轻松,布鲁克林有个金融分析师说,现在出去吃饭首先看价格,最近都很少下馆子了,还有家牛排馆发现,客人现在更愿意选西冷牛排这种便宜点的部位。
大家都在精打细算,毕竟生活成本也不低,面对这种情况,行业里也有了一些新动静。

有的牛排馆开始卖鸡肉、猪肉做的“替代牛排”,还有的引入了植物基牛排,价格比真牛肉便宜不少,吸引了不少年轻人。
也有餐厅搞会员制,或者卖家庭装的预制牛排,想通过这些办法多赚点钱,总的来说,这次欧美牛排馆的困境,说到底是牛肉供需没对上,再加上各种成本上涨,才形成了连锁反应。

毫无疑问,要是干旱、饲料涨价这些问题不解决,餐厅的日子还得难一阵,希望后续能有办法稳定住供应链,不然不管是餐厅还是消费者,都得继续受影响。
更新时间:2025-10-2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