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矛盾终化解!谷歌斥27亿美元破冰,召回老员工联手攻克AI难关


文 /编辑:红墨

在AI热潮中,大模型最「渴求」的究竟是什么?是算力、是存储,还是复杂的网络互联?

在Hot Chips 2025 上,Transformer发明者之一、谷歌Gemini联合负责人Noam Shazeer给出了答案,最近AI特别火,大家都在聊大模型,可很少有人说清楚这些“聪明大脑”到底最缺啥。

有人说是算力,有人觉得是存储,还有人提到复杂的网络连接,直到今年硅谷的Hot Chips 2025大会上,一位大佬站出来把答案讲透了。

这位大佬叫Noam Shazeer,你可能没听过他的名字,但你肯定受益于他的发明——他是Transformer模型的创始人之一,现在还负责谷歌的Gemini大模型项目,在AI领域摸爬滚打了十年,手里攥着太多行业真相。

早几年Noam在谷歌工作时,曾开发过一款聊天机器人,可当时谷歌没敢发布,他一气之下离职创办了自己的公司Character.AI。

没想到谷歌后来发现少了他不行,又花了27亿美元和他的公司合作,最后干脆把他请回来牵头Gemini项目,这一波操作也让大家看到他在AI领域的分量。

这次大会上,Noam专门做了一场关于AI未来的演讲,一开口就戳中了行业痛点:现在的大模型要想变聪明,最核心的还是得靠硬件给力。

他回忆说,2015年的时候,能用32个GPU训练模型就已经很了不起了,可现在动辄需要几十万个GPU才能撑得起大模型的训练,十年时间需求翻了上千倍。

除了Noam,微软AI的CEO Mustafa Suleyman也说了些实在话。

他25岁就敢一头扎进当时还不被看好的AI领域,现在更是直言,现在的大模型还只是“只会猜下一句话的初级选手”,到2026年底可能就会进化成“能自己定计划、干实事的行动派”。

但他也没回避风险,说未来20年里,像数据录入、处理邮件这种靠重复思考的白领工作,大概率会被AI抢走,甚至还警告说,如果AI能自己改代码、定目标、找资源,还能在现实世界里做事,那就得用“军事级别的手段”去管控。

其实仔细想想,Noam说的硬件需求,本质上是大模型“胃口”变大了,以前的模型小,随便几个GPU就能喂饱,现在的模型参数动辄千亿万亿,没有足够的算力根本跑不起来,就像小马拉不动大车。

而且光有算力还不够,模型在“思考”的时候会产生很多中间数据,内存不够存不下,数据传递慢了也会拖后腿,这就跟家里的水管一样,管子细了、水压不够,水就流得慢。

现在行业里还在想办法用更低的精度计算,既能省资源又不影响效果,就像用简笔画也能把意思说明白,没必要非要画成高清照片。

有人担心要是硬件不进步了,AI是不是就没法发展了?

Noam倒不这么觉得,他说就算硬件停在现在,靠优化软件、调整系统设计,照样能往通用人工智能的方向走,就像同样一辆车,调整一下发动机参数、优化一下路线,也能跑得更快更远。

但这不是说硬件不重要,谷歌2018年专门为AI造了计算节点后,性能一下子就提上去了,这说明硬件还是基础,软硬件得配合好才能发挥最大作用。

面对AI带来的变化,咱们普通人也不用太焦虑,Mustafa说的失业问题,其实政府可以通过调整税收、完善保障来缓冲,就像以前机器替代体力劳动时,也催生了新的工作岗位一样。

至于AI失控的风险,只要提前划好红线、建好用的监管机制,就能把风险控制住,说到底,AI是咱们造出来的工具,最终还是要为人类服务的。

未来可能不用再为找工作发愁,而是有更多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这本身就是技术进步带来的好事。

毕竟,AI再聪明,也是为了让咱们的生活更好,只要咱们能跟上节奏、做好准备,就能在这场技术浪潮里抓住机会,过上更有意义的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4

标签:科技   难关   昔日   矛盾   员工   美元   模型   硬件   大佬   聪明   风险   领域   未来   行业   答案   需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