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藏精,待春生:顺应天时的养生之道


冬藏精,待春生:顺应天时的养生之道

胡军

时值岁末,天地渐寒。自入冬以来,已见霜华凝结,万木萧疏。我国传统历法将农历十月至十二月定为冬季,其间历经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六个节气。在这万物敛藏的季节里,古人早已洞悉养生之道,提出“冬三月,此谓闭藏”的智慧箴言。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有云:“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天地间阳气潜藏,阴气渐盛,草木凋零,虫兽蛰伏。这种自然界的阴阳消长,正启示着我们养生当以“藏”为要——防寒保暖,节欲养肾,静养少动,固护阳气,使身心皆顺应天时。

寒冬时节,寒气凝滞,易使气血运行受阻。旧疾如中风、心梗等症最易在此时复发,麻疹、流感等时疾亦多发。尤需注意的是,人体阳气内收,水湿代谢多经肾膀胱之气化,无形中加重肾脏负担。故冬季养生,防寒护阳固为根本,养护肾气亦是关键。

在起居方面,《黄帝内经》提出“早卧晚起,必待日光”的养生法则。晨光未现时不宜扰动阳气,待日出方可起身。晴日当空时,宜多沐日光,使阳气温通经脉。睡前以热水浸足一刻至半小时,可收疏通经络、安神助眠之效,恰如古谚所云:“热水洗脚,胜吃补药。”

饮食之道,贵在应时。冬季宜减咸增苦,以养心气。苦味之物如苦瓜、百合、陈皮等,可补益心气;黑木耳、黑芝麻等黑色食品,最能滋养肾气。当忌黏硬生冷之品,以免损伤脾胃;亦不宜过食辛辣,防其发散阳气。此时节最宜温补,羊肉、山药、核桃等物皆可适量进食。尤以当归生姜羊肉汤为佳,对脾胃虚寒、四肢不温者尤为相宜。

冬景萧瑟,易使人情志抑郁。此时当效法自然“闭藏”之性,使心神内守,情绪平和。正如《内经》所言:“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保持心境淡泊安然,不为外物所扰,方能蓄养精气,以待春阳复生。

寒冬虽至,却是休养生息、积蓄能量的良机。若能顺应天时,善加调养,不仅可安然度冬,更为来年健康奠定根基。让我们在这万物收藏的季节里,涵养身心,静待春回。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4

标签:养生   养生之道   天时   阳气   日光   脾胃   冬季   黄帝内经   寒冬   安然   时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