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编辑:麒阁史观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在全球经济不断发展的推动下,家电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中日两国的电器巨头,松下和美的集团,靠着各自不一样的发展路子,在市场里占据了重要位置。
现如今,这两家电器巨头在中国的发展情况,可谓是冰火两重天的场景。
图片来源网络
2024年,日本松下靠着多年深耕积累,全年营收额达到了4200亿元,这庞大的数字背后,利润却暴跌17%,更是直接宣布裁员1万人。
那么,与此同时美的如今的发展情况又会是怎样呢?
近几年,松下在中国的发展处境可不太好,显得很吃力。
图片来源网络
2024年,松下集团全年营业额达到8.46万亿日元,换算成人民币大概是4200亿元,和去年比起来,只是稍微下降了0.5%,纯利润方面更是大幅暴跌17.5%,仅有3662亿日元
从营收和利润的数据不难看出,松下这一年的经营情况并不算乐观,昔日的辉煌正在一点一点被国产品牌吞噬。
图片来源网络
在业务这边,松下的生活方式业务表现似乎还不错,销售额达到了35842亿日元,在家电等传统生活领域依然有持续的影响力,不少消费者在传统家电选择上,还是会考虑松下这个品牌。
图片来源网络
但是核心家电业务的情况可真是不太好,电视业务的全球份额如今却只剩下1%,一年的销量甚至都比不上一些新兴的互联网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存在感正在逐渐变得透明化。
其空调的占有率更是还不到0.3%,冰箱、洗衣机等产品也被美的、海尔等国产品牌挤压,市场空间变得越来越小。
图片来源网络
松下之所以会面临这样的困境,原因是有多方面的,在产品策略上,松下的产品有点偏离市场情况,它的定价偏高,而且创新速度比较慢。
相比之下,中国品牌以自身的产品性价比高、更新换代快,还带有丰富的智能功能等特性逐渐抢占市场,松下在这方面明显有点跟不上了,也直接导致失去了竞争优势。
图片来源网络
它的国际化模式上,一直遵循日本的传统模式,在海外运营和决策上都比较保守,不了解当地市场的实际情况,有着明显的隔阂,没办法根据当地消费者的需求及时调整策略。
管理体系也存在不小的问题,官僚化的管理直接导致对市场的反应变得迟缓,之前在等离子和液晶技术的竞争中,就是因为决策失误,让松下遭受了不小的损失,这次的管理问题再次影响了企业的发展。
图片来源网络
为了走出困境,松下也是想尽办法进行自救,砍掉了那些亏损的业务,并宣布裁员1万人,而且直接解散了核心公司,还把电视等长期拖业绩后腿的业务挂牌出售,想通过精简业务来减轻负担。
图片来源网络
现在松下把目光放在了汽车电池、人工智能和企业级解决方案上,准备从一个老牌电器品牌,转型为幕后的技术供应商。
不过,这次转型也有比较大的风险,如果成功了,就能实现重生,如果失败了,就会直接加速企业的衰落,关键就看新业务能不能尽快支撑起企业的发展。
当松下正在困境中自救时,美的正一路高歌猛进。
图片来源网络
和松下不同,美的集团2024年的业绩相当亮眼,营业总收入达到了4091亿元,和去年相比增长了9.5%,净利润更是来到了385亿元。
这样高光的成绩在行业里算是很不错的,也能看出美的这一年的发展势头很强劲。
图片来源网络
尽管国内因为大环境影响,消费需求明显增速放缓,零售市场面临不小的压力,但美的国内业务收入仍可以做到2381亿元,比去年增长了7.68%。
关键就在于美的在国内多年打下的的市场基础,而且它们也非常清楚消费者真正的需求是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
要说海外业务的话,美的这表现是真的猛,当今世界经济局势如此不稳定,海外业务收入还可以达到1690亿元,比去年增长12.01%,这下让松下可如何是好。
在发展策略和布局上,美的它有自己的一套方法,简单粗暴的并购扩张是美的常用的手段,通过收购来获取核心技术。
图片来源网络
比如收购德国库卡,顺利进军机器人领域,然后拿下东芝白色家电部门,提升了高端家电业务的实力,从原来的普通家电企业,摇身一变,成功转型为多元化集团。
美的的业务甚至还延伸到了工业自动化,楼宇科技,新能源等领域,商用及工业解决方案的营收更是突破了千亿,形成了多业务协同发展的格局。
图片来源网络
这样一来,就算家电市场出现波动,其他业务也能提供稳定支撑,最大化降低了可能存在的风险。
同时,美的进行“全球本土化”策略,在海外不只做销售,还建立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直接下放了部分决策权。
图片来源网络
比如在巴西和当地品牌合资运营,更贴合当地市场,在全球设立了30多个研发中心,能及时捕捉市场动态,满足当地消费者的需求的同时,也深深扎根到了当地商业之中。
美的这样的经营模式和策略理念,更是传统老牌松下所缺少的。
从发展方向上看,松下和美的完全是两种不同的选择,松下通过自救转型,把那些非核心,不赚钱的业务都剥离出去,一门心思聚焦在汽车电池与氢能源领域。
图片来源网络
松下有悠久的精密制造历史,在技术研发上有很深的积累,它觉得只要在这些核心技术领域做深做透,形成技术壁垒,就能重新在行业里掌握话语权,所以它把所有资源都集中在这些领域,赌的是技术的确定性。
图片来源网络
而美的通过不断并购扩张,展现出很强的包容力,它从智能家居开始,不断拓展业务范围,延伸到工业机器人、储能系统,甚至还跨界进入芯片产业。
通过收购库卡,控股菱王电梯等操作,美的的业务范围已经伸到了制造业的全链条,中国有庞大的供应链,不管是原材料采购,零部件生产还是产品组装,都能高效完成,这给了美的很大的支持。
图片来源网络
它想通过构建一个完整的产业生态,让各个业务之间相互配合,支撑,赌的是生态制胜的可能性。
松下在日本神奈川有专门的实验室,里面的研发人员就专注于缩短电池研发周期这一件事,而美的自己搭建了一个数字化平台,把全球500多家供应商都纳入这个智能协同网络里。
图片来源网络
它们两者一个专注于自己的技术深度,一个追求自身的生态范围扩张,不同的发展路径中,其实没有绝对输赢,都是为了企业能够更好的发展。
两家电器巨头的发展情况,更像是后疫情时代的全球制造业转型的缩影。
图片来源网络
在两者的较量中,松下的技术底蕴和美的的扩张活力相互比拼碰撞,最后的输赢只能通过时间来验证。
图片来源网络
松下和美的作为中日家电行业的巨头,2024年走出了完全不同的发展境遇,松下在困境中自救转型,集中力量在核心领域寻求突围,美的靠着多元的并购扩张和全球化战略,建起庞大的业务生态。
这场中日家电巨头的较量,尚未结束,但至少眼下,胜利的天平已明显倾斜。
新浪财经2025-03-29《美的集团2024年营收4071.50亿元同比增9.44%,净利润385.37亿元同比增14.29%,销售费用同比增长11.10%》
中国经营报2025-05-17《松下集团拟全球裁员上万人 家电业务在华“水土不服”》
新华网2025-05-09《日本松下集团宣布将全球裁员约1万人》
新浪财经2025-09-16《美的集团:业务多元且并重,研发投入逐年提升人员占比高》
更新时间:2025-09-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