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国庆中秋长假,
许多人在享受欢聚时光的同时,
想要趁着假期“大睡特睡”一下!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
越睡越难受,
甚至一觉醒来腰酸背痛?
注意啦!
可能是睡姿出了问题!
这6种睡姿很伤身!
浙江省人民医院针灸推拿一科副主任中医师汪凡提醒,有些睡姿一时觉得舒服,其实是身体在代偿。不当睡姿保持久了,会越来越伤身——
投降式仰卧
首先会影响上肢血液循环,可引发末梢神经炎等病;其次,肩关节周围肌肉的负荷较大,还会压迫“肩峰下间隙”,极易诱发肩周炎、肩峰撞击综合征。此外,膈肌、胸廓等无法自然收缩,或可引发胸闷等。
如果你觉得这个睡姿很舒服,可能是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征兆。这是临床中最常见的一类颈椎病,多由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等压迫神经根引发,可使肩背、上肢出现放射性疼痛、麻木。“投降式睡姿”正好使颈椎得到牵拉,减轻了神经根压力,症状可得到缓解,建议及时就医。
登山式侧卧
很多人睡觉时,喜欢把一条腿跨到上方,姿势像在登山,这时你的骨盆会向前扭转,脊柱像在扭麻花。
长期保持这个姿势,不但肌肉无法得到放松,还可能引发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髋部疼痛,甚至是胸椎和腰椎侧弯。
虾弓式蜷缩
身体在蜷缩时,脊柱的生理曲线被破坏,背部肌肉会因过度牵拉而导致脊柱后突与驼背。
此外,横膈膜也会受到限制,进而使胸腔容积变小、呼吸受限,导致心肺功能受损。
大字型趴睡
有许多人喜欢趴着睡,觉得舒坦,实际上这是最不被推荐的睡姿!
趴着时,为了呼吸方便,我们一般会把头扭向一侧,这会让颈椎、胸椎的上半部分处于一种扭曲状态,长期如此,颈肩腰背痛都会来 “报道”。而胸腔也容易被死死压住,不仅喘气费劲,还会增加心脏负担。
还需警惕的是,趴睡时,眼睛受到持续性的压迫,导致眼内压异常升高,视力下降、视线模糊等问题也会找上门来。
外八型睡姿
外八的姿势会让膝盖与髋关节受力不均,时间长了,不仅容易引发膝关节疼痛、髋关节发育不良等问题,还可能造成腿部变形,如X型腿。
此外,骨盆位置的改变使得腰椎压力变大,进而增加腰肌劳损和腰椎间盘突出的风险。
蒙头式睡姿
蒙头睡久了,被窝里空气不流通,二氧化碳越积越多,氧气越来越少。这不仅让人容易在睡梦中被憋醒,还会因大脑缺氧而出现记忆力下降和反应迟钝的状况。
另外,总闷在温热潮湿的被窝里还易导致皮肤油脂分泌过剩而长痘。
12种健康问题
都有“保护性睡姿”!
陆军军医大学陆军特色医学中心睡眠心理科副主任张涛表示,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仰卧(双腿自然伸直,双臂轻放身侧)是对脊柱最友好的睡姿。
对于患有某些疾病的人而言,采取一些“保护性睡姿”,对减轻疾病的症状是有益的。
1 腰背痛:侧卧
建议侧卧睡姿,并把U型全身枕夹在膝盖间,支撑身体重量,帮助手臂摆放得更舒适。
2 鼻部疾病:分情况侧卧
鼻中隔偏曲和鼻息肉患者,应向偏曲的反方向、未长鼻息肉的一侧卧位入睡,能保持口鼻气流通畅,避免晨起头晕、咽干等不适。
3 冠心病:右侧卧
有助减少下腔静脉回流的血液量,利于心脏休息。
4 脑血栓:仰卧
枕头最好高5厘米,不宜过高或过低。保证颈动脉不受压迫,脑部供血充足。
5 颈椎病、腰间盘突出:平躺仰卧
侧卧会加重椎动脉痉挛,甚至影响脑部供血。建议平躺仰卧,睡硬板床。
6 胃病:左侧卧
有助于减少胃食管反流,利于食物消化,减轻某些胃病及胃食管反流患者泛酸、烧心的症状。
7 食管疾病:仰卧
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应仰睡,枕头高度为15厘米左右,减轻胃液反流。
8 静脉曲张:脚抬高
把脚稍微抬高,在水平位置上超过心脏的高度,有助于促进血液回流心脏,避免下肢静脉充血。
9 心肌炎、心衰:半躺半坐最好
既能改善肺部血液循环,减少肺部淤血,还可增加氧气吸入量,有利于缓解心悸、胸闷、气喘等不适症状。
10 高血压:半卧位或侧卧位
高血压患者,特别是老年高血压患者,睡姿应为半卧位或侧卧位,有助于减轻心脏负担,同时还能够缓解呼吸困难等症状。
11 中耳炎:侧卧
一般脓汁会灌满患侧耳道,为使脓汁引流通畅,可采取患侧卧位,以促使脓液排出。
12 肺部疾病:分情况睡
肺气肿患者应仰卧并垫高枕头,保持呼吸道通畅;哮喘发作时,不能平躺,应该半卧,减轻呼吸困难。如有咯血症状,应侧卧,防止血凝块阻塞支气管引起呼吸困难。
选好枕头为睡眠加分!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关节外科副主任医师张波表示,除了睡姿,枕头不适也是许多颈肩背部病痛的重要原因,选枕头时注意以下2点:
枕头不宜过高
●仰睡时:枕头高度应该相当于一横拳的高度(约 5-8 厘米,因人而异);
●侧睡时:枕头高度可大约等于一侧肩宽的高度。
配两个枕头更舒服
●仰睡时:一个枕头垫脖子下,另一个薄枕头垫膝盖下,让腰椎更放松;
●侧睡时:一个枕头垫脖子下,另一个放膝盖中间,减少腰部和髋关节压力;
●腰不好的人:在腰部和床垫之间垫个小枕头,给腰部额外支撑。
赶快分享给身边人
祝今晚好眠~
申工社综合整理自新华社、央视新闻、39健康网等
本期编辑:狄佳倩
转载需注明出处
更新时间:2025-10-0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