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宝藏爱好# Steam作为全球最大的PC游戏平台(之一),一直带着点“争议体质”——30%的抽成比例常被拿出来和竞品Epic的12%对比,不少人纳闷:开发者为啥宁愿多交这笔钱,也离不开Steam咧?最近游戏营销分析师Chris Zukowski的一篇文章,倒是点出了一个有点“反常识”的答案:Steam成功的部分功劳属于那些屯屯鼠玩家,他们只买不玩!
Zukowski说:Steam的玩家和其他平台用户不太一样。Reed Hastings曾提到Netflix要和《堡垒之夜》抢用户的娱乐时间,Steam却不用!这个平台里的玩家更像一群“囤积爱好者”,买游戏未必是为了马上玩,更像是集邮、囤模型!“先买回来放着,总有一天会玩的”,结果游戏库越堆越满,就像模型爱好者的“山积”现象,盒子堆成山,却未必拆开来组装。
这种“只买不玩”的劲儿有多夸张?Zukowski研究Steam新品节发现,很多游戏的中位数玩家连免费试玩版都没碰过,就把各种新产品默默加到愿望单里,然后掏钱买下。对开发者来说,这自然是好事——要是玩家都太理性,“只买真的会玩的游戏”,那销量恐怕得砍半咯!
也难怪开发者愿意接受30%的抽成。Epic靠低抽成吸引开发者,但Steam的核心优势是抓住了玩家的 “收藏欲”,这里的用户就像Zukowski开玩笑说的那种“不负责任乱花钱的醉汉水手”,看到喜欢的题材、画风,哪怕知道自己半年内都没空点开,也会先下单囤着。这种“冲动消费”的背后,是玩家对游戏的另一种热爱,就像有人爱收集漫画,哪怕没来得及看,书架上排满的瞬间就够满足了。
说到底,Steam的30%的抽成能被接受,除了这个平台本身功能全面,便于使用之外,它还精准踩中了玩家的心理:游戏不只是用来玩的,也可以是收藏、是回忆、是“总有一天会体验”的期待。就像那些囤在库里的游戏,哪怕永远躺在文件夹里,每次点开库看到它们,也像看到一个个未拆的礼物!这种感觉,或许就是Steam最独特的魔力。
更新时间:2025-07-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