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时600元的“色彩诊断”爆火两年,企业客户增加,收到科研机构、设计院订单

近年来,年轻人将“色彩诊断”的话题不断推热。


2024年4月,“郭敬明跨界开妆造店,1388元色彩测试是智商税”话题让色彩诊断在国内破圈,各类色彩诊断妆造店开始活跃。


虽然宣传名叫诊断,但是和传统认识里的医美和医院皮肤诊治都没关系。从业者介绍,“色彩诊断”通过分析个人肤色、发色和瞳孔颜色之间的关系,结合色彩学从而划分不同类型,分为4类:春、夏、秋、冬。


相较之下,医美主要是做微整形,而“色彩诊断”是帮人找亮点,比如圆脸不必削骨,用V领视觉拉长颈部。另外,九派新闻向武汉市第六医院了解到,皮肤科并无类似服务,医生只会提供医学建议,不会提供服装搭配建议。


爆火两年后,这项业务没有“过气”,衍生出陪购、素人改造、色彩疗愈等各项生意。据从业者介绍,除了个人客户,企业客户的需求激增,科研机构、设计院,一些看似与时尚无关的机构,正将员工形象视为企业名片。


九派新闻记者联系到一位从业者,了解到这门生意的细节。


Sunny color 色彩研究所色布。图/九派新闻


【1】定价在五六百元,可陪同顾客购物


在武汉的Sunny color色彩研究所提供“色彩诊断”服务已有3年,负责人徐雨晴对九派新闻说,工作室还会根据相关结果,提供陪购,价格1500元/小时,帮助顾客找到合适的穿搭。她认为,该陪购价格约为北上广1/3,北上广的形象管理、陪购师,时薪已高达3000-5000元/小时。



她强调,陪购、衣橱管理服务必须基于“色彩诊断”(定价600元/小时),因为不明确客户用色冷暖属性前,陪购师可能选错颜色。选择陪购的客户有时间紧缺的高管,工作室会为其管理衣橱、规划行李,搭配商务行套装。


从业者看来,通过色彩诊断,找到颜色与个人的关系,无论是妆容、穿搭还是发型,都能提升个人造型质感。


在团购平台搜索“色彩诊断”,武汉地区有超过10家店铺提供该服务,售价在五六百元左右,而在杭州,799元是较为集中的价格区间。除了专业色彩诊断工作室,一些美妆室,摄影馆也开发了该项目。


徐雨晴说,其工作室的定价是基于武汉消费水平,所以价格比杭州稍低。


在工作室内,三面墙挂满彩色布料,桌上排着色布和色卡。徐雨晴解释,每位顾客必须素颜前来,穿浅色衣服或披上白色围布,隔绝外部颜色干扰。


流程约1小时,工作人员会根据骨相、肤色,筛选色布,交替对比与顾客的适配度,比如暖色让人更红润,冷布使肤色显灰暗。之后再推荐合适发型和颜色。


【2】企业越来越愿为形象工程管理买单


谁在为高价的色彩诊断买单?


徐雨晴明显感受到企业客户需求的激增。从景区到科研单位、设计院,一些看似与时尚无关的机构,正将员工形象视为企业名片。


景点推介官需要上镜,该工作室会在着装搭配颜色上提供建议。科研企业也来求助,当客户参观时,员工松垮的T恤牛仔裤会传递“不专业”的信号,企业希望展现严谨的职业风貌。


某设计院邀请工作室上形象课程,对员工而言是福利,省去自学成本,同时满足员工爱美需求与企业形象升级。


徐雨晴说,面对企业客户,会针对销售岗、行政岗等设计不同穿搭方案。


对于个人客户,年龄集中在25-55岁,职场人、相亲群体和企业高管。相亲群体希望快速提升吸引力,企业高管希望高效管理衣橱,工作室可上门整理行李箱。


徐雨晴给顾客做色彩诊断。图/九派新闻


在社交媒体,尝试“色彩诊断”的年轻人中,除了单纯想要追求美丽,体验明星同款也是高频词。色彩诊断的爆火与明星经济息息相关。


在2023年“色彩诊断”在韩国爆火之际,不少粉丝前往韩国当地体验。当年曾有外媒报道称,个人色彩分析成了韩国旅游业的新增长点。


消费体验方面,存在不少争议。有人认为诊断能帮助个人选取合适色彩,但“性价比低”“没惊喜”“结论片面”等质疑也引发消费者共鸣。


【3】尽管复购率低、价格偏高,仍在“扩圈”


不过,这项服务的实际价值也遭到质疑,所谓“专业测试”是否披着心理学和美学外衣的消费陷阱?新鲜感消退后,这门生意如何持续?


九派新闻记者了解到,尽管“色彩诊断”于2023年走红,但其基础理论——四季色彩理论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经出现。



1974年,四季色彩理论由美国的卡洛尔·杰克逊女士发明,之后风靡欧美。英国色彩专家玛丽·斯毕兰于1983年将其扩展为十二型色彩理论(如浅春、暖春、净春等),细化分类,后由日本的佐藤泰子女士引进亚洲,被广泛运用于美术和时尚领域。


徐雨晴说,工作室需要用到的工具,主要以色布、色卡为主,成本在几万块。

而九派新闻记者在电商平台检索发现,更便宜的基础款色布套装低至几百元。专业的色布色彩极难控制,低价色布可能在这块偷工减料。


在理论和成本透明、门槛不高的情况下,决定消费体验的在于色彩测试师本人能力,是否拥有扎实理论基础、充分经验和审美,结合个人给到专业有用的建议。


另外,这个行业并未形成统一的行业标准。


九派新闻记者查询发现,美妆店、美容院和服装店等跟风推出“色彩诊断”,很多并无有关认证,推出该项目是为了引流,吸引消费者购买其他项目。


尽管高价、受到质疑,尽管复购率低,也难以阻挡该项目向美妆店、服装店和摄影店等蔓延。


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颜值经济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3.21万亿元,中研普华预测,到2025年该市场规模将突破3.5万亿元。



来源:九派新闻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2

标签:时尚   科研机构   设计院   订单   色彩   小时   客户   企业   工作室   新闻记者   颜色   业者   顾客   形象   员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