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茨海默病者增多,医生提醒:50岁后,尽量改掉4个坏习惯

厨房里的钟表悄无声息地走着,陈阿姨却在抽屉前愣了半天,一时间怎么也想不起家中最常用的钥匙放在哪里。家里孩子下班回家,发现她又把酱油和洗洁精搞混,在一阵自我调侃的笑声背后,陈阿姨却隐隐有些担忧。

她隐约记得,才两年前,邻居王大伯因为类似的小事,最终被诊断出了阿尔茨海默病。从那天起,丢三落四成了家常便饭,“健忘”也开始悄然蚕食平常的生活。

“年纪大了记性差”真的是理所当然吗? 医生却给出了不同答案:很多被忽略的生活细节,其实早已成为脑健康的隐形杀手。我国阿尔茨海默病发病人数持续上升,发病年龄甚至有提前趋势。

有数据显示,50岁以后认知功能走下坡路的人数,较十年前上升了近15%。这并不只是衰老的必然,而是警告着,大脑正在悄悄“变老”!

那么,普通人有哪些容易忽视的坏习惯,却在无形中推高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尤其是那“第3个”,或许你从没在意。

很多人总认为,阿尔茨海默病(俗称老年痴呆)距离自己还很遥远,甚至觉得“忘性大”不过是人到中年的正常现象。但权威数据显示,我国目前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已突破千万,且呈逐年增多之势

宣武医院唐毅主任医师指出,这一比例近年加速增长,55岁后每10位老人中约有1人受到不同程度的认知障碍困扰,而“被忽视的坏习惯”,正让高风险人群无形扩大。医学研究已经证明,部分由生活方式导致的慢性损伤,是阿尔茨海默病发病的主要外部推手。

例如,哈佛大学一项横断面调查发现,长期睡眠不足的人,认知衰退风险提升33%;缺乏运动者,脑萎缩速度提升23%。这些数字背后,不仅隐藏着健康的焦灼预警,也呼吁着行为的自我审视。

坏习惯悄悄“偷”走记忆,别让自己后悔,尤其是第3个

长期睡眠不足,让大脑垃圾堆积。

对于50岁及以上人群而言,每天的深度睡眠就如同为大脑做“大扫除”。很多人夜晚刷短视频、追剧到凌晨,睡眠时长不足6小时。研究发现,这会阻碍β-淀粉样蛋白(有“脑毒素”之称)的及时清理,大脑如机器零件,久不养护就会“生锈”。长此以往,罹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升高33%。

社交缺失,大脑刺激不足。

退休后很多人闭门不出,圈子越来越小,甚至一天不跟外人聊一句话。实际上,频繁社交是延缓认知衰退的重要“健脑操”。一项涉及3096名中国中老年人的研究表明,社交频率高的人,患阿尔茨海默病的几率低26%。哪怕是打牌、下棋,都是大脑神经连接的“锻炼”。

缺乏运动,大脑供血差。

这条很多人觉得只是“养生建议”,其实损害远超想象。人体大脑耗氧最多,三天不运动,大脑供血量下降可达18%。运动能促进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分泌,帮助大脑形成新联结。尤其是像快走、太极、舞蹈这样的适度中低强度运动,每周累计150分钟,对50岁后的神经保护作用极大。

让人忽视的是,长期“坐上瘾”,如连续追剧、麻将等,即使一天运动一次也难完全抵消风险。

高糖饮食,血糖波动扰乱脑代谢。

甜食爱好者要格外注意,现代研究已经将阿尔茨海默病称为“3型糖尿病”。长期饮用含糖饮料、摄入精制甜点,会导致胰岛素抵抗,不仅损害肝胰,还影响大脑的葡萄糖利用及新物质合成。数据显示,糖摄入排名前30%的人,认知障碍发病率高出42%。

如何科学逆转风险?这4步帮你养出“聪明大脑”

保证高质量睡眠:每晚尽量同步作息,上床前远离屏幕蓝光、泡脚助眠。年龄增长后,若有睡眠障碍,建议及时就医调整。

规律社交、体验新鲜:适当参加社区活动、保持几位老友常来往,每周主动与不同的人聊天,扩展大脑刺激面。

坚持适宜锻炼:每周快走、慢跑或打太极累计150分钟。运动时建议“慢到能说话但不能唱歌”为宜,降低意外风险,并持之以恒。

管理“甜瘾”,清淡饮食:主食控制“五分甜”,减少糕点甜饮摄入,多选全谷杂粮和高纤维蔬果,缓解胰岛素负担。

同时提醒,慢性病控制尤为重要,定期监测并合理控制血压、血糖、血脂,不仅防心脑血管事件,也是保护大脑认知功能的“隐形盾牌”。

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收藏以备不时之需,转发给你关心的人!

参考资料: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2年)

《中老年人血糖管理与营养干预研究综述》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25

标签:养生   习惯   医生   大脑   认知   风险   社交   血糖   睡眠   太极   胰岛素   慢性病   中老年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