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话养生:护中焦 养心神 度小暑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提到:“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今天,我们迎来二十四节气的第11个节气——小暑。小暑时节,骄阳似火,暑气蒸腾。此时,天地间阳气旺盛,人体阳气也浮越于外,腠理开泄,气血运行旺盛,但脾胃极易受暑湿之邪侵袭。小暑养生需顺应天时,从衣、食、住、行多方面入手,方能安然度夏。


衣:透气吸汗,凉暖合宜

XIAO

SHU

小暑时节,气温高,人体出汗多。建议市民衣着应以轻薄、吸汗为宜。棉麻丝质等天然材质的衣物,不仅能让皮肤透气,及时散发体热,同时可减少汗液残留滋生细菌引发皮肤病的风险。切忌穿着过于紧身、不透气的化纤衣物。部分年轻人贪凉,夏日常穿露脐装、超短裤,或长时间待在空调房仍衣着单薄。殊不知,腹部是脾胃所在之处,过度暴露易使寒邪入侵,损伤脾胃阳气,引发腹痛、腹泻。此外,肩颈、膝盖等部位也不宜受凉,否则风寒湿邪易乘虚而入,导致肩周炎、关节炎等疾病。建议随身备一件薄外套或丝巾,当在空调房、商场等较凉的地方时护住关键部位。


食:清热祛湿,健脾养胃

XIAO

SHU

小暑气候炎热潮湿,人体易受暑湿之困,出现身重倦怠、食欲不振等症状。因此,饮食宜遵循清热解暑、健脾利湿的原则。建议市民适当多吃绿豆、冬瓜、丝瓜、苦瓜等清热利湿的食物。绿豆甘寒,有清热解毒利水之功,作为传统夏季饮品的绿豆百合汤,既能解渴又能消暑;冬瓜利水消肿,与薏米、赤小豆同煮,祛湿效果显著;丝瓜清热通络,苦瓜清热泻火,也都是夏日餐桌上的佳品。脾胃为后天之本,小暑时节脾胃功能较弱的人易出现湿困,加之暑热蒸腾,继而出现湿热内生,所以应避免食用过多生冷寒凉、辛辣油腻之物。生冷之品易损伤脾胃阳气,辛辣油腻之物则助湿生热,均影响脾胃运化,此时可适当食用山药、芡实、白扁豆等健脾益胃的食材,如山药薏米芡实粥,将三者搭配煮粥,健脾祛湿,顾护中焦。


住:清凉通风,规律作息

XIAO

SHU

夏季居室宜保持清凉通风,市民们可在早晚气温相对没那么炎热时开窗通风,引入新鲜空气。此外要避免将空调温度调得过低,老年人更需注意,以防因温差过大引发感冒或者血管收缩导致的急性心脑血管疾病。睡眠对于养生也很重要。小暑时节,人们应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虚的变化,晚睡早起,保证充足睡眠,中午适当小憩片刻,以养心护神,消除疲劳。此外,暑湿季节,室内易滋生霉菌,衣物、被褥要勤洗勤晒,防止霉菌感染诱发皮肤疾病或呼吸道疾病。若居住环境潮湿,可使用除湿器或干燥剂等改善环境湿度。


行:避开烈日,适度运动

XIAO

SHU

小暑时节,阳光强烈,外出应尽量避开上午10点至下午4点的高温时段,防止中暑。市民出门时做好防晒措施,如戴遮阳帽、打遮阳伞、涂抹防晒霜等,以防日光性皮炎发生。若必须在高温环境下活动,要及时补充水分和盐分,可饮用淡盐水或酸梅汤,既能补充因出汗流失的电解质,又可生津止渴。运动方面,虽不宜进行剧烈运动,但也不可久坐不动。中医认为“久坐伤肉”,适当运动可促进气血运行,增强体质。建议选择清晨或傍晚天气较为凉爽时,进行散步、慢跑、太极拳等舒缓的运动,以微微出汗为宜。运动后要及时擦干汗水,更换干爽衣物,避免汗湿衣衫被风吹而受寒感冒。


XIAO

SHU


养生药膳:扁荷粥

1

原料

白扁豆75克,鲜荷叶一张,大米50克,冰糖30克。

2

做法

大米洗净浸泡待用,水煮扁豆至沸,放入浸泡好的大米,煎煮。待扁豆粘软后,放入冰糖及鲜荷叶,再煮二十分钟成粥,挑出荷叶食粥。

3

功效

盛夏炎热湿闷的天气,易引起暑湿困脾,不仅使人萎靡不振,食欲也大大减退。白扁豆是适宜夏季食用的药食两用食物。

白扁豆除富含蛋白质、淀粉和膳食纤维以外,还富含B族维生素和钾、钙、镁、磷等矿物质,同鲜荷叶一起用来煮粥一方面可以代替部分主食,另一方面有利于补充夏季多汗流失的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

从中医角度来看,白扁豆味甘、性微温,归脾、胃经,具有健脾化湿,和中消暑的功效。而荷叶味苦涩、性平,入心、肝、脾经,具有清暑利湿、升发清阳、凉血止血等功效。两者合用同粳米一起煮粥,清暑解热,暑天常食有益健康,尤其适用于感受暑热,头昏脑胀、咽干口渴,身心疲倦,纳呆食少等症。此外,由于荷叶富含生物碱、黄酮和有机酸等多种植物化合物,具有降血脂、降胆固醇和减肥的作用,故此粥也适合三高患者食用(糖尿病患者去除冰糖)。



专家介绍

王婕

医学博士 血液内科副主任医师

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人,师承全国中医血液病名家、上海市名中医周永明教授。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液病分会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病专委会秘书、上海市中医药学会血液病分会委员、上海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从事中医及中西医结合血液病临床及科研工作19年,主持并验收完成上海市卫生局课题1项,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4项,上海市卫生局课题2项,上海市“三年行动计划”重大项目1项,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在核心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篇,副主编专著2部,参编5部。

擅长:疑难血液病的诊断,血液肿瘤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以及血细胞减少所致的虚损性和出血性疾病的中医调治。

专家门诊:

周四上午(大柏树院区)

周三下午(青海路门诊部)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服务号

订阅号

视频号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08

标签:养生   小暑   中焦   养心   脾胃   节气   血液病   上海市   阳气   时节   中医   衣物   冰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