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国民党当局为了管好那些撤到台湾的部队,专门搞了这么一套东西,表面叫“军中特约茶室”,其实就是军营里的妓院。
背景很简单,1949年国民党输了,带着几十万军人跑到台湾、金门、马祖这些地方。这些兵大多是单身汉,年纪轻,精力旺盛,岛上男女比例严重失调,闹出不少事儿,比如骚扰当地妇女,或者私下嫖娼,导致性病到处传,军民关系也搞得一团糟。
军方高层一看,这样下去部队纪律要崩盘,就想出这么个主意,用制度化的方式来“解决”士兵的生理需求,顺便还能赚点钱上缴军费。
这套制度最早是1950年左右启动的,当时国防部总政治作战部主任是蒋经国,他批了这个方案。发起人是个叫杨锐的家伙,五十二军政战主任,他提建议说,得在金门这种前线岛屿上设专属设施,免得士兵乱来。蒋经国一同意,很快就行动了。
第一家茶室是1952年在马祖南竿复兴村开的,由陆军马祖防卫司令部政五组管。两年后,1954年,金门也跟上,在金城镇庵前村建了庵前特约茶室,因为电话分机号是831,当地人就管它叫“八三一”或“八三么”。这个名字后来就成了整个制度的代号,军方内部还美其名曰“军中乐园”,听起来像个休闲场所,其实骨子里就是供军人发泄的妓院。
运作起来挺有章法的,军方直接管,由总政治作战部政五处负责,依据一份叫《特约茶室设置与管理办法》的文件来操作。茶室分甲、乙、丙三级,根据侍应生人数定级,甲级得有20人以上,比如金城总室那种大点的,侍应生能上百。女性来源主要是从台湾本岛的私娼里招募,也有一些社会底层妇女,她们得通过台北的召募站审查,年龄不能超30岁,身体健康,没犯罪记录。
官方文件说这是自愿的,待遇不错,每月固定薪水,还能随时走人,但实际情况没那么光鲜。不少资料显示,有些女性是被骗来的,或者因为经济压力被迫,像是1965年有个少女被亲爹骗到台中茶室接客,1969年台北市议员宋霖康还勾结老 鸨强迫雏妓干活。这些事儿暴露了制度的黑暗面,女性权益根本没保障。
军人消费用的是统一印的“娱乐票”,分军官票、士官票和士兵票,价格不一样,1950年初军官票15元新台币,士兵便宜点。票上附赠保险套,军方要求必须用,但很多兵不当回事儿,说戴着像穿袜子洗脚,性病还是传开了。
茶室营运时间固定,上午8点到11点半,下午1点到5点,晚上6点到9点,周四停业检查卫生。侍应生每周得去军医那儿做抹片检查,金门有专门的性病防治中心在尚义医院,但效果有限,因为检查频率不够,士兵又不配合。
全盛期金门就有七处茶室,散布在北门、庵前、小径、成功、新市里、阳宅、西宅这些地方,马祖也有怡春园,台湾本岛的军营附近也设了,比如台南和凤山第二军团的。收入一部分上缴军方,一部分给侍应生,但管理严,女性生活圈子小,基本关在茶室里。
这个制度扩展得快,因为部队到处驻扎,需求大。到1960年代,台湾本岛的茶室越来越多,军方觉得这能稳定军心,避免士兵外出惹事儿。蒋经国在位时,这套东西成了标准配置,他作为总政战部主任,直接推动了它的普及。
资料显示,蒋经国不光批了方案,还在1950年代视察过前线,确保制度落地。但这也暴露了国民党军管问题的本质:靠这种方式维持纪律,而不是改善士兵生活或允许结婚。国民党当时规定现役军人不能结婚,就是怕兵心散了跑路,结果搞出这么个副产品。侍应生里不少是原住民女性,早年从部落招来,因为她们经济条件差,容易上钩。
1987年出了个大案,叫游自乐案,一个叫游自乐的家伙把16岁少女带到金门茶室,三个月让她接客3000多次,一天40人,这事儿闹大,社会舆论炸锅,妇女团体和立委开始施压,质问军方为什么还容忍这种东西。
军妓制度的负面影响不小,首先是性病泛滥,尽管有检查,但士兵不守规矩,茶室卫生条件差,导致梅毒、淋病在部队里传开,影响战斗力。其次是女性受害,官方说自愿,但实际有强迫和欺骗,侍应生工作强度大,身体和精神都遭罪。有些资料提到,茶室里的女性年纪小,接客频繁,赚的钱大部分被扣,生活像囚犯。
社会层面,这套制度加剧了军民矛盾,早年金门当地人就怨声载道,因为士兵还是会外出闹事儿,茶室也没完全解决问题。国民党当局用这个来“安抚”部队,但本质上是把问题转嫁给弱势女性,暴露了军政体系的腐朽。
延续到1990年代才废止,过程挺拖沓。1974年就开始逐步关一些台湾本岛的茶室,因为社会变了,台湾经济起飞,人权意识抬头。1980年代,军方在压力下关了大部分,但金门和马祖的前线茶室撑到最后。1989年9月30日,立院反对声浪太大,军方正式废除“八三一”,但怕士兵不适应,还让民间接手经营一阵子,到1990年11月底金门最后一家关门,马祖的怡春园1992年才彻底停。
整个制度跑了40多年,接待了无数军人,留下一堆历史疮疤。现在金门有些废弃茶室改成展示馆,比如2010年11月12日开的“小径特约茶室展示馆”,在金湖镇小径126号,里面还原了旧布局,展示票卷和对联,让人看看那段过去。但这不是为了怀旧,而是提醒大家,这种制度有多荒唐。
蒋经国在这事儿上的角色绕不开,他从1950年批方案,到后来掌权,都没废掉它。蒋经国生于1910年,早年去苏联留学,回国后在国民党里爬梯子,1949年后主抓情报和军政,1950年当总政战部主任,正好赶上这个制度的开端。他推动十大建设,发展经济,但军妓这块儿他没动,可能是觉得实用。直到他1988年去世,这套东西还在跑。
国民党整体上,这制度是他们败退台湾后的应急措施,但拖这么久,说明军方高层没把女性权益当回事儿。废止后,台湾公娼制度也跟着在1992年全废,标志着旧时代结束。
回过头看,这套军妓制度不是什么光荣事儿,它反映了国民党军队在台湾立足时的困境:部队不稳,纪律松散,只能用这种低级办法补救。但代价是牺牲一群女性,制造了无数悲剧。资料里那些侍应生的故事,听着就心酸,她们不是自愿英雄,而是被时代裹挟的受害者。
国民党历史上有不少黑点,这个就是其中之一,现在台湾社会在反思,拍电影如《军中乐园》,写书讨论,就是为了不让历史重演。说白了,搞出个扭曲的玩意儿,害人不浅。希望以后别再有这种制度,军人该结婚结婚,社会该进步进步,别总拿弱势群体开刀。
更新时间:2025-08-1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