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有小伙伴问:怎么判断行情顶部?
温故而知新,不妨看看2007年和2015年行情是如何见顶的。
(1)先否定个观点,很难通过量价技术指标判断市场何时见顶。
贴下2015年的行情图,牛市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波接一波的接力上涨,每波上涨后都伴随着缩量调整。
身在调整中,你很难判断这轮调整是不是意味着行情结束。
(2)那通过均线呢?在关键均线上方始终拿着,直到跌破均线后再卖出。
还是2015年牛市,行情始终在60日均线上方运行,2014年10月和2015年2月,回踩60日均线调整充分后,立马开始新一轮拉升,直到2015年6月跌破60日均线,牛市结束。
这样做,虽然熊市初期回撤了一些,但毕竟吃完了牛市的完整涨幅,也可以接受。
但把这个经验放到2007年牛市中,
一开始还行,2007年2月在60日均线上方遇到支撑后继续向上,一直涨到2007年5月,从2700点涨到4200点,又能赚50%+。
但2007年6-7月的巨幅震荡中多次跌破60日均线,如果这时候止盈,那估计会错过从4000点向6000点的冲刺,最后的50%赚不到了。
这就是牛市操作的难点,你知道行情在疯,但不知道能疯到啥程度,牛市不言顶,确实,牛市判断顶部挺难的。
(3)但也不是毫无办法,估值指标可能更具指导意义。
首先看PE。
过去几轮行情中,上证指数PE基本涨到17倍就见顶了,现在已经很接近了。
其次看股债性价比。
2015年6月,用“1/上证指数市盈率 - 十年期中国国债收益率”衡量的股债性价比指标最低跌到0.74%。
2017年蓝筹牛市中,最低跌到1.95%。
2021年核心资产行情中,最低跌到2.65%。
这一波,虽然上证指数PE已经重回高位,但因为国债收益率持续下降,股债性价比指标还在4.28%的中间位置,这也是很多人继续看涨行情的底气所在。
即,因为国债收益率的变化,这轮行情中,看“股债性价比”可能比看“估值”更能准确反映市场的实际水温。
当前,股债性价比略微低于过去十几年的平均水平,市场水温大概介于50°-60°之间。
(4)再从资金的角度分析下。
2015年6月,万得全A的换手率最高到过3.71%,整个6月上半月,也基本在3%上方,市场成交还是比较疯狂的。
去年9.24行情中,9月30日换手率是3.52%,已经和2015年牛市顶部相当,10月8日进一步升级,换手率升至4.21%,超越2015年牛市最高水平,然后行情崩了。
如果用换手率来衡量资金疯狂程度的话,当前是2.4%,和2019年4月、2020年7月相当。
8月25日,成交破3万亿的时候,换手率是2.76%,离资金最疯狂的时候还差一点火候,也用水温衡量的话,大概介于60°-70°之间。
看融资资金,
融资余额已经很接近2015年牛市顶部的位置。
当然,市场扩容了这么多,也不能简单看融资余额的绝对值,看“融资成交占比”和“融资市值占流通市值比例”可能更准确。
以“融资成交占比”为例,2015年最高到过19.26%,最新是11.18%。看比例的话,还有翻一番的空间。
但再看2015年之后的“融资成交占比”,已经没有那么疯狂,“11%”就是一个很高的位置了,比着底部的“6%”左右翻了一番,也已经和去年9.24行情相当。
不考虑2015年的极端情况,融资反映的市场温度已经比较高。
总的来说,
1)判断大的顶部、底部,可能还是长周期的PE、股债性价比等更加有用。虽然PE已经涨回过去几轮牛市的高位,但用“股债性价比”衡量,行情可能才走了一半,市场水温大概介于60°-70°之间。
2)看资金的话,可能是因为结构性行情,换手率显示的水温大概介于60°-70°之间,但融资资金已经比较疯,不考虑2015年牛市中的极端情况,融资资金显示的市场水温已经比较高。
考虑到资金的疯狂程度难以预判,这轮牛市中可能盯着“股债性价比”更有参考意义。
最后再贴下上证指数的股债性价比,
危险值是3.27%。2017年蓝筹牛市中,最低跌到1.95%;2021年核心资产行情中,最低跌到2.65%。
现在是4.28%,略微低于平均值(4.46%),但离危险值(3.27%)还有一定距离。
02
今天的行情,
终于跌了,上证指数险守3800点,收盘跌1.76%,是4月8日反弹以来,跌幅最大的一天。
可能是下跌引发了不少人的止盈操作,最后1个小时市场成交8113亿元,全天成交3.2万亿,超越了8月25日3.18万亿的成交。
跌不是啥坏事,涨了这么多,也该调整下了。
回顾历史的话,2014年12月9日的下跌和今天会比较像。也是一波持续上涨后,上午还在涨,但下午突然杀跌,当天,上证指数大跌5.43%。
今天的跌幅和当时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当然,也和这轮行情走的比较慢有关。
看当时大跌后的行情,
1)第二天高开后再次跳水,然后在10日均线处遇到支撑。今天上证指数并没有跌破10日均线,有明天抄底打算的小伙伴可以关注下10日均线处的支撑。
2)大跌并不预示着行情的结束,短暂调整几天后,行情立马开启了新一轮拉升,然后高位震荡。不过,拉升的过程中,行情波动明显比之前大了许多。
历史不会简单重复,虽然不确定今天调整后,行情是继续向上,还是高位震荡,亦或真的就开始调整了,但之后的波动恐怕会明显大起来。
板块上,
昨晚发布《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人工智能是今天少有的收盘还上涨的板块,但也都经历了盘中巨震。
中际旭创,盘中最高涨10.16%,收盘涨3.54%。
寒武纪,盘中最高涨10.23%,股价超越茅台,成了A股股价最高的一只票,触发“茅台魔咒”,然后快速回调,收盘涨3.24%。
自从发现“武阳高位减仓光模块”后,我们这是第三次提示人工智能的风险了。不是说不能继续涨,但风险已经比较大。
看拥挤度的话,TMT行业拥挤度快速上升,已经和2023年上半年差不多,仅次于今年年初。
寒武纪股价超越茅台,触发“茅台魔咒”,没想到今天最惨的竟然是茅台。股价持续下行,收了一根大阴线,基本把前几天的涨幅都回吐了。
我拉了8月11日白酒上涨以来的股价表现,
在白酒龙头中,茅台是表现最差的,截至昨天,股价仅上涨4.27%,落后中证白酒8.06个百分点,说好的信仰呢...
茅五泸中,是之前股息率最高的泸州老窖表现最好,涨了15.29%,看来这波抄底白酒的资金看的主要是股息率。
另外就是创新药,
港股创新药ETF今天领跌,平均跌了4%左右。
参考这篇文章,《暴赚80%+后,他开始减持创新药了!!》,7月底,金笑非可能减持了创新药,自那以后,创新药就横盘了。
https://mp.weixin.qq.com/s/MM5tgFjhQvZyG_ZFP9VRuA
8月初,还有资金趁着横盘抄底,但最近,除了8月19日大跌时抄了一波,其他时间断断续续的在流出,资金对创新药的热情在逐渐消退。
今天,可能是见行情调整,获利资金加速止盈,这才导致了大跌。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更新时间:2025-08-2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