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得好,“想长寿先养骨,筋骨强寿更长”,还有“筋长一寸寿长十年”,这些俗语都在提醒我们,养骨对健康和长寿有多重要!那为啥雨水过后要特别注意养骨呢?除了少吃白菜土豆,还有哪三样东西能让你的脚腿更有劲?别急,今天咱们就来好好唠唠!
养骨就是养命
不管是从中医的角度,还是从现代养生学来看,骨骼对我们的寿命和生活质量都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就像盖房子一样,房子的框架搭得好,才能稳固又耐用。人体的骨骼就是我们的“框架”,它支撑着我们直立行走,完成各种活动。如果骨骼出了问题,生活质量肯定大打折扣。
骨骼健康,是生命力的象征
大家有没有想过,为啥我们形容一个人健康时,总是会说“身体硬朗”?这里的“硬朗”,首先就体现在体格健硕、挺拔。一个弯腰驼背、走路都费劲的人,很难让人联想到“健康”二字。从汉字“健康”也能看出端倪,“健”代表着健壮挺拔的身体,“康”则意味着身体各系统井然有序。
养骨,从几千年前就开始了
几千年前,中医就提出了“肾精髓骨”的养骨理念。意思是说,肾是先天之本,肾养精,精生髓,髓养骨。现代医学也认为,养骨就是养命,养寿命。这一点上,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不谋而合。
生理学上有个规律:人过35岁,骨钙就开始流失,骨骼逐渐疏松,密度下降。像跌打损伤、关节炎这些问题,也就会接踵而至。这些疼痛和体质下降,本质上就是在拉低生活质量,缩短寿命。所以,养骨就是养命,这个道理可得好好记住了!
生命在于运动,更在于骨骼
我们常说“生命在于运动”,可运动离不开骨骼的支撑。无论是晨跑、慢走还是快走,哪一样都离不开骨骼的支撑和运转。所以,骨骼的强度,决定了生命的长度。
养骨,要吃对这三样东西
养骨不仅仅是锻炼体能,更重要的是养髓,而养髓的关键在于养肾。传统医学一直强调“药食同源”,意思是大自然赐予了我们很多对身体有益的植物。那到底该吃些什么来养骨呢?简单来说,有三样东西不能少。
第一样:黑色食物,养肾就是养骨
黑色食物对肾脏特别友好,比如黑枸杞、黑豆、黑木耳、黑米等等。在五行方位图中,肾主水,水的主色调是黑色。所以,黑色的食物对肾脏特别有益。
比如黑豆,素有“肾之谷”的美誉,是强肾养身的上佳补品。黑枸杞则能滋补肝肾,明目益精,对虚劳精亏、内热消渴、耳鸣眩晕等问题都有很好的疗效。这些黑色食物,就像给肾脏“加油”,而养肾就是养骨,所以它们对骨骼健康特别重要。
第二样:板栗,健脾养胃又强筋
《本草纲目》里提到,板栗味甘咸、性温,能治肾虚腰膝酸软,具有通肾益气、强筋健体的功效。板栗的色泽呈褐黄色,也属于北方水的属性,是养生养肾的上乘之物。
传统医学认为,板栗归脾经和胃经,能健脾养胃、强筋健骨。有很多膳食搭配,比如猪骨板栗健肾汤,营养又滋补。板栗可以生吃,也可以脱壳磨粉做成糕点。生吃板栗让人肥健,熟吃板栗则安中养脾,对孕妇和胎儿的发育也有很大益处。
第三样:牛骨髓,滋补骨骼的“灵丹妙药”
传统医学一直推崇“吃啥补啥”,牛骨髓富含胶原蛋白和钙质,对骨骼的滋补效果特别好,尤其是对骨质疏松有独特的疗效。
大家可以试试每周做一次牛髓汤,或者把牛骨髓加到饭粥里。不过,牛骨髓比较油腻,所以要适量摄入。除了这三样,生活中还有很多能强身健骨的食物,比如桑葚,它也有很强的滋补骨骼、抗氧化的功效。
养骨,不止靠吃
滋养骨骼,不仅要在吃的方面下功夫,还要结合传统医学的养生方法。比如站桩功、贴墙功、拍打养骨、泡脚养骨等等。这些方法不仅能增强骨骼的强度,还能提升身体的整体健康水平。
更新时间:2025-04-2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