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特朗普突然高调宣布:美国和欧盟达成历史性关税协议,谁也没料到,这场看似平静的公告背后,隐藏着欧盟高达1.35万亿美元的“代价”——一份被称作“史无前例”的贸易协议,彻底暴露了欧洲在谈判桌上的被动与无奈。
事实上,这场协议的达成,绝非一夜之间的仓促决定,从2025年初开始,美国便频繁释放信号,要求欧盟“重新审视”双方的贸易关系,尤其是特朗普抛出“30%关税”这颗重磅炸弹后,欧盟陷入惊慌,各国政要紧急磋商,内部协调一度陷入混乱。
我们先来算一笔最简单的账,国人拿到了什么?他们获得了对来自欧盟的多种商品,加征15%关税的权力,这道关税壁垒,虽然低于特朗普一度威胁的50%,但远高于谈判初期欧盟还能接受的10%。
欧洲人付出了什么?首先是零关税,他们需要对所有美国商品彻底敞开大门,其次是一份总额超过1.35万亿美元的“经济大礼包”。
这份礼包里,装着7500亿美元的美国能源订单、6000亿美元的对美投资承诺,以及一笔高达数千亿美元的美国军火采购计划,除此之外,欧盟还承诺向美国资本,完全开放自己那个价值20万亿美元的统一市场。
简单来说,美国人可以一边对你收税,一边在你家畅通无阻地卖东西、做投资,而你不仅不能设防,还得自掏腰包,捧着上万亿的真金白银去“进贡”,如此不对等的条款,说是“城下之盟”,恐怕都有些客气了。
事情何以至此?谈判桌上的交锋,更像是一场早已预知结局的表演,欧盟最初的态度有些敷衍,带着一丝侥幸,总觉得可以把事情拖过去。
这种心态彻底激怒了特朗普,他直接掀了桌子,威胁从6月起对所有欧盟商品加征50%的关税,这记重拳,瞬间打碎了布鲁塞尔的幻想。
冯德莱恩被迫紧急致电,重启谈判,为了给自己增加一点可怜的筹码,她在谈判的最后关头访问了中国,外界都明白,这是想打“中国牌”来平衡美国。
可惜,冯德莱恩的算盘打错了,她在中国摆出“教师爷”的高傲姿态,一边要求中国切断与俄罗斯的经济联系,一边炒作中国的“产能过剩”和“稀土武器化”,结果自然是成果寥寥,原定两天的访问被压缩成一天,只带回一份无关痛痒的气候变化联合声明。
更具戏剧性的是,就在冯德莱恩访华期间,特朗普隔空“剧透”,提前向媒体透露了15%的关税税率,这一招,彻底掏空了冯德莱恩本就不多的底牌。
最终,在苏格兰的高尔夫球场上,当记者问特朗普能否给个更低的税率时,他当场拒绝,镜头前的冯德莱恩,则选择了默不作声。
事后,她对媒体盛赞特朗普是“强硬但公平的谈判者”,并称这份协议带来了“稳定”,这番言辞,听起来更像是一种无力的自我安慰。
一场谈判的溃败,根源往往不在谈判桌上,而在牌桌之外,欧盟的困境,是结构性的,它面临着“三重依赖”的枷锁,每一重都牢牢套在美国身上,首先是安全,离开美国主导的北约,欧洲大陆的安全体系便无从谈起,这是欧盟始终无法对华盛顿挺直腰杆的根本原因。
其次是能源,俄乌冲突之后,欧洲急于摆脱对俄能源的依赖,结果一头扎进了美国页岩气和石油的怀抱,能源命脉被他人所掌握。
最后是市场,庞大的美国市场,是德国汽车、法国奢侈品等欧洲核心产业无法舍弃的利润来源,这三重依赖,让欧盟在谈判中几乎没有任何独立的意志可言。
更何况,这个拥有27个成员国的联合体,本身就是“一盘散沙”,各国利益诉求不一,矛盾重重,根本无法拧成一股绳,形成统一的战略。
当领导层再出现问题时,这种脆弱便暴露无遗,外界批评冯德莱恩等欧盟高官,缺乏在复杂地缘政治中博弈的经验与魄力,这种领导力的缺失,让本就虚弱的欧盟,显得更加步履蹒跚。
协议签署的消息传回欧洲,激起的不是庆祝的香槟,而是巨大的争议,柏林长舒一口气,对于严重依赖出口的德国工业界而言,15%的关税虽然肉疼,但总好过50%的毁灭性打击,能用钱解决的问题,似乎都不是问题。
巴黎却怒不可遏,法国的反对派痛斥这份协议是“世纪背叛”,认为它用法国农民的利益、工业主权和军事独立,去换取了德国工业的苟安。
这种“德法裂痕”,只是欧盟内部矛盾的冰山一角,在外部,这份协议让欧盟的国际形象一落千丈,多年来高喊的“战略自主”,在一夜之间沦为国际笑话,彻底坐实了“美国跟班”的形象,一个无法主宰自己命运的经济巨人,终究只是一个巨人,而不是一个强权。
而对大洋彼岸的中国来说,这意味着美国在搞定了日本和欧盟这两个盟友后,终于可以腾出手来,将贸易战的全部火力,集中对准自己,一场更严峻的考验,即将到来。
世界这盘大棋,因这份协议而悄然重置,面对一个更为孤立的局面,中国的选择是清晰的:向内,依靠强大的内循环巩固基本盘,向外,继续深耕“一带一路”和金砖国家等新兴的巨大市场,这是一种以坚韧对抗压力的策略,而那个签下“城下之盟”的欧盟,未来又将走向何方?
一位西班牙学者曾尖锐地指出,欧盟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就像一个心智尚未成熟的“巨婴”,空有庞大的身躯,却缺乏独立思考和行动的勇气。
它渴望成为世界棋盘上的“大人”,却总是在关键时刻,习惯性地躲到华盛顿的身后,这份协议,或许能换来一时的稳定,但长远的代价,可能是其作为世界一极的资格。
它究竟是会在这场屈辱中警醒,奋力挣脱束缚,还是会继续沉沦下去?没人知道答案,只是,世界留给它长大的时间,似乎不多了。
对于中国而言,兜兜转转这场针对美国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战,或又只剩中国了,中美第三轮谈判在即,与前两轮谈判相比,此次谈判特朗普手中已经握有美日以及美欧协议新筹码,但经历过上甘岭战役的我们,即使是孤身一国,也明白妥协赢不来尊重,绥靖换不来和平。
信息来源:每日经济新闻、大众新闻、观察者网、澎湃新闻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图片来源于网络,此文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未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在阅读此文前,为了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可以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更新时间:2025-07-2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