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辅导孩子数学作业时,明明觉得题目不难,可孩子就是转不过弯来,结果自己越讲越急,嗓门越来越大,最后差点“拍桌子”?
其实啊,很多家长都有一个误区:总觉得数学思维是“教”出来的——我讲给你,你听懂了,就会了。但真相是:数学思维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孩子自己“长”出来的。
打个比方,孩子就像一粒种子,你没办法替他长大,只能在旁边浇水、施肥、晒太阳。你要是太着急,非要去拔苗,反而容易伤了根。
那家长是不是就束手无策了呢?当然不是!
我们虽然不能代替他思考,但可以做一个智慧的“园丁”,给他创造好的成长环境:
孩子做不出来题,别急着说“你怎么这么笨”,而是告诉他:“没事,这个题确实有点难,我们可以慢慢想。”
当他偶尔想出一个方法,别光说“真棒”,要多问他:“你是怎么想到的呀?”引导他复盘思路,让他尝到“思考的甜头”。
平时多鼓励、多等待,给他“心理阳光”;偶尔点拨方法,那是“知识肥料”。
你越是淡定,孩子越敢想;越是接纳“不会”,他越敢“试错”。
记住啊,我们不是“解题教练”,而是孩子思维成长的“守护园丁”。慢一点,反而比较快。
如果你也觉得有共鸣,欢迎点赞、关注,我们一起做不焦虑的成长型父母!
更新时间:2025-10-1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