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进入7月,天气热得像个大火炉,这天,65岁的王大爷在小区里锻炼完,浑身那汗就跟下雨似的,他一边往家走,一边心里琢磨着:“这鬼天气,回家可得好好冲个凉。”
一进家门,王大爷顾不上别的,赶紧冲进浴室,“哗”地一下打开冷水,那叫一个“透心凉”,他心里美着呢,感觉暑气全消。
可刚洗完澡走出浴室,王大爷突然感到一阵剧烈的胸痛,脸色瞬间变得煞白,冷汗直冒,家人看到这一幕,吓得赶紧拨打120。
到了医院,经过紧急检查,医生说是急性心肌梗死!好在经过及时的冠脉支架植入术,王大爷终于转危为安。
医生告诉王大爷的家属:“夏季可是心脏疾病的高发期,像王大爷这样出汗后立即冲冷水澡,血管急剧收缩,很容易引发心梗的。”
其实,高温环境下,人体新陈代谢加快,心脏负担加重,加上出汗多、血液黏稠度上升等因素,心脏就容易“闹脾气”。
那到底该怎么做,才能让心脏安稳度夏呢?咱们接着往下看。
01、夏季为何成为心脏“高危期”?
很多人认为冬季才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但医学研究显示的真相却令人意外。
根据中国心血管病学会最新数据,夏季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比春秋季节高出17.3%,65岁以上老年人在夏季发生心脏病的概率更是其他季节的1.4倍。
夏季心脏“高危”主要源于3大“隐形杀手”:
1.高温加重心脏负担:当气温超过32℃时,心率会比平时增加10-15次/分钟,心肌耗氧量随之增加,这对冠心病患者来说是巨大考验。
2.情绪波动伤害心脏:夏季高温让人烦躁易怒,环境温度超过35℃时,人体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28%,血压平均上升5-10mmHg。
3.脱水引发血栓风险:夏季大量出汗,如果不及时补水,血液粘稠度会增加2-3倍,血栓形成风险大增。
02、保护心脏的“黄金法则”:这4件事要常做
1、科学补水,给心脏减负
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口渴时身体已经处于轻度脱水状态。
正确做法是:每天饮水1500-2000ml,分8-10次饮用,建议每隔1-2小时喝一小杯温开水(大约150-200ml),特别是早晨起床后和睡前1小时要及时补充。
2、规律作息,稳定生物钟
夏季日长夜短,很多人有熬夜习惯,这对心脏极为不利。
建议保持晚上10:30前入睡,早上6:30-7:00起床的规律作息,确保每晚7-8小时优质睡眠,良好的睡眠是心脏修复的黄金时间。
3、合理饮食,为心脏加油
夏季多吃富含钾元素的蔬果,比如香蕉、橙子、菠菜、西红柿等,能帮助调节血压。
建议每天摄入蔬菜300-500g,水果200-300g,同时减少高盐高脂食物,每日食盐控制在6g以内。
4、适度运动,增强心肺功能
选择早上6:00-8:00或傍晚6:00-8:00锻炼,避开高温时段。
推荐快走、游泳、太极拳等中等强度运动,每次30-45分钟,每周3-5次,以“微微出汗,能正常对话”为宜。
03、心脏保护的“禁区”:这4件事要尽量避免
1、避免用含糖饮料代替白开水
很多人夏天爱喝碳酸饮料解渴,认为能快速补充能量,但一瓶500ml可乐含糖量高达53g,相当于13块方糖!
过多糖分导致血糖波动,加重心脏负担,含糖饮料越喝越渴,还会增加心脏病风险。
2、避免情绪过度激动
夏季要特别控制情绪,避免大怒、大喜等剧烈波动,当情绪激动时,血压可以在短时间内上升20-30mmHg,心率飙升至100-120次/分钟,对心脏造成巨大冲击。
建议采用深呼吸法平复情绪:吸气4秒,屏气7秒,呼气8秒。
3、避免出汗后立即冲冷水澡
这是夏季最危险的行为,出汗后皮肤血管扩张,突然遇冷水刺激,血管急剧收缩,血压瞬间飙升,很容易引发心梗。
正确做法:出汗后先在阴凉处休息10-15分钟,用毛巾擦干汗水,再用温水洗澡。
4、避免大量饮用冰水
冰水虽然带来瞬间凉爽,但会刺激血管收缩,增加心脏负担。
特别是心脏病患者,大量饮用4℃以下冰水可能会诱发心绞痛,建议饮用18-25℃常温水,既解渴又护心。
夏季确实是心脏的“高危期”,但只要我们掌握正确的方法,完全可以平安度过。
心脏健康不是一天建成的,但每一个小小的改变都在为我们的健康“加分”,从今天开始,让我们用科学的方法呵护心脏,享受健康快乐的夏日时光。
更新时间:2025-07-2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